“双红联盟”推动小区高效治理,打浦桥街道出台全年行动计划任务清单
“双红联盟”为住宅小区治理注入新活力。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把工作重心放在老百姓身边事上,是打浦桥街道社区基层治理的传统。在开展“美丽家园”建设、打造10分钟生活圈的进程中,他们围绕百姓生活所需,认真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双红联盟”(“红色物业”联盟、“红色业委会”联盟)为平台,开展了深层次的住宅小区治理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街道所属区域的住宅小区治理质量。
党建引领
激发多元主体热情
近日,打浦桥街道举办了“浦汇治业润‘物’有方,‘双红联盟’蓄力启航——打浦桥街道党建引领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向公众发布了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的年度清单。
银杏家园小区业委会主任龚连辉对“双红联盟”机制给小区管理带来的助力深有体会。银杏家园是一个二十多年的老小区,环境退化、设备陈旧是不争的事实,居民的意见和矛盾日益突出。
龚连辉上任后,积极参与街道“双红联盟”建设,争取银杏居民区党组织的支持,与居民区党总支、物业公司合作,当好小区服务员和当家人,努力提升小区居民的幸福感。在“双红联盟”的平台上,在居民区党组织和物业公司的支持下,业委会为小区居民建立了开放透明的沟通平台,定期召开业主代表的会议,收集意见和需求。同时也与小区的楼组长、党员志愿者团队骨干保持密切联系,以保证业主意见建议充分表达。小区的环境有了改善,居民们的“愿望清单”一项项被落实。
银杏家园小区的电梯老化严重,为了居民的出行安全需要更换。老龚说:“当时,换机是小区居民的最大诉求,但这个大工程需要协调的居民矛盾也超出了我的想象。换机工作一开始就遇到了部分业主的质疑,担心改造方、物业、业委会有利益勾兑。但是小区电梯一天不换,小区居民的安全隐患就会多一分。”
此时,银杏居民区党组织及时给予业委会支持和指导,帮助业委会建立了“三公开”机制。政策公开,让业主全面了解黄浦区换机工程指导意见和政策补助情况,及时告知居民。方案公开,开设专门的接待窗口,多方一起现场解答居民对工程报价、品牌选择等问题的疑惑。进程公开,在换机的每一个环节主动了解进度,并及时告知居民,及时处理影响居民出行、生活的问题。
最终,银杏家园小区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小区全部16台电梯的置换,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同和点赞。
银杏家园小区依托“双红联盟”,在居民区党组织的指导帮助下实现有效治理,只是打浦桥街道小区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三年来,通过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合力、综合施策,打浦桥街道物业管理类投诉数量下降36.9%、物业管理满意度从88%上升至95%,业委会不履职投诉数量下降55.1%、业委会成功换届改选率从85%上升至93%。
先行一步
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黄浦区打浦桥街道住宅形态多样,成套小区普遍建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66个成套住宅小区共有已建成业委会63个,物业企业27个,小区治理呈现出“三个早,四个难”的特点:小区建成早、业委会组建早、问题矛盾暴露早;设施设备老化维修难,楼盘又老又小管理难,业委会找人选人难,规范运作难。为破解难题、寻求突破,2020年,打浦桥街道成立“双红联盟”,出台了《打浦桥街道党建引领住宅小区物业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通过“双红联盟”机制,将物业系统和社区居民中的共产党员动员起来,形成住宅小区治理的中坚力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模式。
中海物业是最早加入“双红联盟”机制的企业,他们积极整合相关资源,开展多样化的党建活动。他们组织退休党员和在职党员成立志愿服务队、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党员先锋队,作为小区综合治理的排头兵。同时因地制宜打造红色阵地,定期举办业主的读书分享会、便民活动、健康大讲堂等社区活动。和社区一起收集红色历史文化资料,建设红色文化,共同商议社区各事项。“红色物业”的党建行动,推动了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的正规化、规范化,为业委会工作提供了便利。
大同花园是一个商品房小区,今年到了业委会改选的时间,一千多户的大型小区要实现超过2/3有效票回收,难度非常高。有了“双红联盟”,小区综合治理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业委会、物业、居委会携手开展了一轮轮的工作,最终,除去租房客等非长住居民,参与投票的居民超过80%,达到法定投票要求,顺利完成千人社区业委会改选。
三年来,打浦桥街道在基层综合治理中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抓主要矛盾,建立了小区综合治理的一系列体制、机制,使得打浦桥街道的“美丽家园”建设不仅有其表,更有让百姓生活更幸福的深厚内涵。
在“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仪式上发布的“年度任务清单”中,还有更多与社区百姓息息相关的事项被排上议事日程,比如“完成业委会规范化运作、物业服务质量年度测评工作”“完成10个物业小区提标管理”“增加50个居民潮汐停车位”等。
街道党工委这样说:住宅小区是城市治理的“基础细胞”,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小区服务质量和治理水平,关乎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盼能否实现,决定了党和政府能否把人民城市的美好愿景变为生动现实。而“三驾马车”协同运行是否顺畅、物业企业服务水平是否达标、业委会履职是否规范等问题已逐步成为提升基层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切入点、突破口。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