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分享国歌故事:《义勇军进行曲》是音乐美学的典型
2023-09-07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我们的国歌是音乐美学的典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音乐总监于海今天在上海学习读书会上说。从国庆阅兵到北京奥运会,《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一次次随着他手上的节拍奏响。这位被誉为指挥演奏国歌最多的指挥家,与读者分享了他与国歌的故事。

因为工作的需要,于海指挥演奏过很多国家的国歌。他告诉上海读者,这些国歌有的充满戏剧性,有的充满战斗性,有的则相当舒缓,这些都展现出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气质。而慷慨激昂,充满战斗性的《义勇军进行曲》显然与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密切相关。

在于海看来,中国的国歌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国歌之一。因为《义勇军进行曲》可以让国人见证祖国的繁荣昌盛、不断强大;可以见证人民群众丰衣足食、幸福美满;也可以在人们的心中激发起一种骄傲和自豪;当然,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歌词的创作,还是旋律的谱写,《义勇军进行曲》都非常经典,是音乐美学的典型和代表。

上海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地,许多红色地标都与国歌有关,包括杨浦区的国歌纪念馆以及徐汇区的百代小红楼。这些地方于海都去过很多次,每次去都对国歌的内涵有新的理解和认识。于海与读者分享了国歌的词作者田汉与曲作者聂耳的人生故事,还分享了电影《风云儿女》的拍摄与上映情况。随着电影的流行,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风靡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抗战歌曲,并在新中国建立后被选作“临时”国歌。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正式被写入宪法,这离不开于海的不懈努力。于海说,虽然《义勇军进行曲》诞生时那些战火烽烟已经消散, 但民族复兴的目标没有改变。而国歌显然将继续激励着国人为这个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