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 新奋斗|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是坚守课比天大的“布袋院士”,也是勇攀科研高峰科学家
2023-09-1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科研报国促进经济发展,“课比天大”垂范师德师风,这是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在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上的的真实写照。他用一门《普通化学》让学生们领略化学的魅力。他在北京领奖后手提装着“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证书”布袋出现在校园的场景火出了圈,“布袋院士”的称号也由此得名。院士、教授、老师,在赵东元看来,自己最喜欢的还是那一声亲切的“老师”。

  “布袋院士”定下铁律:上课“不能迟到”  

35岁归国献身教育科研,44岁当选中科院院士,57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59岁获评上海市科技功臣……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是杰出的科学家,但在学生心目中,他更是一位谆谆教导、以身垂范、坚守“课比天大”信念的老师。

“课比天大”是赵东元始终坚守的信念。今年5月26日,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上赵东元获得“科技功臣奖”。没想到在媒体发布会上他一介绍完自己的研究,就一路小跑提前离开了。他要赶着去给本科生上化学课。这门“不能迟到”的课,他一上就是20年。

2021年11月3日上午,赵东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颁奖。颁奖结束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复旦,因为第二天一早8点,他要给本科生上课。2021年11月4日,一张刷爆朋友圈的照片。照片中,赵东元拎着布袋子,站在学校袁成英楼门前。袋子里装着他的一等奖证书。照片在社会各界传为佳话,“布袋院士”自此也就叫上了。

20年来,一周两次课,他几乎从未间断。他给自己定了规矩,上课不能迟到。“学生们都等着呢,迟到5分钟就是教学事故了。”作为一位有数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授,赵院士可谓教学经验丰富。但是,为了使课堂精彩纷呈,他每天都认真备课,去外地出差,就在飞机上备课。他上课时带着笔记本,里面有他精心制作的课件。

带领教学团队在本科生教学中投入精力,启发学生思维,赵东元将普通化学与现代化学研究前沿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多届本科生完成了“莙政学者”“望道计划”等研究项目,课程获得2013年度“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也成为第一批复旦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

对赵东元来说,与学生们在一起时的自己,不仅在传授知识,更是传承一种复旦精神。

  办公室的大门永远向学生敞开  

作为导师,赵东元尽最大限度支持课题组中每一位学生,给予科研条件的支持和学业的引导。“24小时在线”是学生们对导师授教的生动描摹;“论文不厌百遍改”是赵东元传授学生的治学准则,学生的文章他都一字一字改、一章一章过,大到思路逻辑,小到拼写标点,全部仔细标记批注,反反复复直至达到要求才准允投稿。他告诉课题组的每一位学生:“你们有问题,随时来找我,我办公室的大门是永远向你们敞开的”。

对遇到困难的学生,他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心理上的问题,解除学生学业上的后顾之忧。有一次,他的博士生打篮球摔断了小腿,他连夜联系到手术医生询问病情,第二天一早又赶到医院,先行垫付了手术费用。

注重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无人区,培养学生独立科研思想是赵东元作为科研引路人的倡导。他经常说:“创新就是不随波逐流,多提问题。若是无解,那便可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他多次开展介绍科学思维和创新研究的“科研创新之我见”专题讲座,训练科学表达的“科技论文写作”系列讲座,以及拓展前沿知识的“畅谈化学与未来能源”讲座。2022 年上海疫情期间,他坚持在线开展相关讲座,受众达 7 万人以上,反响热烈。

赵东元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为大众介绍化学和材料的知识,激发全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尤其是对青少年学子的创新素养培育,开设了包括面向大众的“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面向党校学员的“中浦讲坛”,以及每年多次的中学生科普讲座等,还参与录制了央视的“开讲啦”、东方卫视“未来中国”等科普电视栏目,主编了《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 · 化学卷》等科普书籍。

“在这些青少年中,哪怕有那么一两个人,因此喜欢上了化学,我都会觉得特别开心和自豪。”赵东元说。

  每次都拿出两三成奖金资助年轻学者发展  

赵东元在复旦执教二十多年,桃李满天下。作为一名归国党员教师,他始终把发挥先进性、带动身边人的职责落实在教学科研中的每一环节,以对科研的执着追求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师生。“当时入党的初衷是,看到党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年轻时我也要求自己要走在前列”。

从一间空荡荡实验室打拼起步,1998年,35岁的赵东元结束了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博士后工作,进入到复旦大学化学系任教。而那时,摆在他面前的是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3万元的启动经费,1000元的每月工资,以及一间空荡荡的实验室。

“这有什么好抱怨的,这是我的祖国啊,你会抱怨自己家里穷吗?”乐观的赵东元带着5名本科生,白手起家,开始了功能介孔材料创制与合成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历来是科技奖励中最基础的奖项,从“0到1”做起,赵东元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突破性成果,并成功地将原创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到中石化齐鲁石化工业应用中,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今年,赵东元获评上海市科技功臣。

赵东元相信,拥有敢于争先的意志、不断上进的决心,在任何工作中都能起到带头作用。如今,作为功能介孔材料领域的国际顶尖科学家,他已经培养了近百名高层次材料学科人才,开创了介孔有机高分子和碳材料研究新领域,开拓了中国材料科学快速发展之路。

在团队建设中,他不仅悉心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如何开展研究,更经常教导青年人要真正热爱科学研究,并在科学研究中为国家作出贡献。他常说,与老一辈学者相比,我们经历了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全面系统的学术训练,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有活力,二三十岁正是科研思想形成的时期,正是创造力旺盛的时期,科学研究需要坚定的意志、需要自我更新不断质疑的精神,这就是科学的精神。

他常以自身经历告诉青年学子们,踏入科研之门,从不懂到懂,这个过程很艰苦,但是一旦从中发掘出乐趣,就会感受到科学的无限魅力。他把团队每一位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师生都作为未来科学家培养。

注重科研梯队的建设和青年人才的培养,始终关注年轻师生的学习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指导和尽可能丰富的机遇平台,是赵东元的鲜明特质,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努力和贡献。

“他是‘造孔之人’,却不是‘孔方兄’。”拍了“布袋院士”上热搜照片的周桂发老师说。在复旦20多年,赵东元团结了一批年轻人。他所带的团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次他获奖所得的金,有20%-30%用来资助年轻学者发展。

“作为科学家,我认为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和文化。尤其是基础科研人员,应该在更多的研究领域用中国人的名字命名,来弘扬中国人的自信。”赵东元期待着,未来有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名字,出现在学生们的教科书上。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