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调查|一泡贵茶近千,一把好壶数万,青年茶会雅集令人望而却步
2023-09-1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近年各种青年茶会雅集很火,这俨然成为了青年社交的一种新形式。但是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调查中注意到,一些茶会雅集有越来越“讲究”的趋势。在“斗茶”“斗器”“斗装”之风日盛的氛围中,喝茶聚会成为了不少青年人不可承受之重。而逐渐“变味”的茶会雅集显然是对雅集的误解,也是对初心的偏离,注定难以持久。                                  

  ◆ 青年人“斗茶”成风为哪般? ◆  

去参加周末茶会前,晓昕犹豫了好半天,是带600元一泡的顶级肉桂好,还是带800元一泡的名家手作大红袍好?这在晓昕看来,确实是一个需要好好思量的问题,因为邀她去的茶会主人新入了一把价值八万元的日本百年老铁壶,正在兴头上。好马配好鞍,茶带差了可能会令人扫兴。

更何况,一同受邀参加茶会的,还有三五好友,他们一定也是带了好茶去,到时大家是要“斗茶”的,好茶劣茶一品便高下立判,斗输了也是一件脸上无光的事。事后晓昕觉得自己出发前的思量十分有必要,因为有朋友竟带了一泡300年树龄的潮州凤凰山老枞,而且这泡单枞还是十年陈化的,市面单泡价值接近千元。晓昕的大红袍虽然市价略低,但口感并不逊色,也算没有丢份。

那天的茶会进行了一个下午,每个细节都相当讲究。朋友的那把新入的老铁壶,据说可以让茶水变得有山泉水的质感,晓昕虽然觉得并不那么明显,但也是一通称赞。关键在“斗茶”环节中基本打了个平手,这让她颇感欣慰。“好茶还是要去‘斗’的,就像赛马,再好的马,不去比赛,也体现不出它的价值。”晓昕对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说。

晓昕是一家外企白领,月收入将近两万元。每个月在购买茶器和茶叶上要花掉将近一半。这使得她在生活其他方面有点捉襟见肘。比如参加完茶会,她就直接回家吃泡面了,毕竟一个下午已经用了800元的一泡茶,但是她觉得很值得。“参加茶会就像过去上层人士参加舞会,穿着上是不能输的,否则还不如不去。”

  ◆ 越来越“讲究”的青年雅集 ◆  

随着近年中华传统文化升温,各种青年的雅集几乎每天都在举行。今年年初的“围炉煮茶”热,其实就是雅集的一种形式,年轻人一边品茗,一边吃着烤橘子,一边海阔天空地畅聊,气氛如炉火一般热烈。雅集现在越来越成为青年之间的一种社交。

然而现在这样的雅集变得越来越“讲究”了。记者曾受邀参加过几次这样的雅集。其中有一位邀请者——茶会的主人,是一名90后的创业者,他把家里的一间房子改造成了日式茶室。茶桌是海外回流的红酸枝,几万元的市价。自然要起炭煮水,铁壶加风炉一套,有上百年的历史,还都有名家釜师的落款,市价15万元左右。他自己用的一只清末青花龙纹主人杯要上万元,而给客人用的景德镇当代精工杯,一只也要两三千元。

喝的是2005年的老班章普洱古树纯料生茶,一饼的价格十分惊人。泡茶用的是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做的一把名家紫砂壶,市价也在万元左右。而且紫砂壶泡茶为防止串味,一般讲究“一壶侍一茶”,也就是一把壶泡一种茶,所以这名“藏二代”家里有二十几把好壶。这个雅集中最便宜的大概就是茶桌上铺的那片老香云纱茶席了。

那天聊了什么,记者都忘记了,只是记得了那份“讲究”。出来时,一位茶友和记者吐露心声,“这雅集品质高是高的,就是大家都有点拘束,捧起杯子喝茶时,总是生怕把那几千元的杯子给磕掉一块。”

可是,这样“讲究”的青年雅集确实越来越多。有的雅集甚至要让参会者穿中装,这样显然在“斗茶”之外还要“斗装”,当然有时茶客会各自带着茶杯去,那就又要“斗器”了。也难怪有人笑言,现在青年之间的茶会雅集“战斗风”很盛,“火药味”颇浓。

  ◆ 青年茶会雅集不应“变味” ◆  

因为有“战斗风”和“火药味”,过去很爱参加朋友茶会的蓉蓉现在感到了压力,有点不太想去了。“参加茶会的人过去都是很好的朋友,那时大家都没那么讲究,现在一讲究,反而没那么亲密了。”

蓉蓉是一家私企职员,收入比晓昕略低,所以在咬着牙买了几泡贵茶后,她就感到了不能承受之重,对于茶会也萌生了退意。“我不想让人感觉到是去蹭茶喝的,但也没有实力一直买贵茶和大家分享,所以我现在能推就推,借口总是可以找到的。”蓉蓉朋友的茶会是“一月一会”,她已经有三四个月没有去了,大家也感到了她的推脱,所以这个月并没有叫她。

据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的观察,现在的一些青年茶会雅集似乎正在各种“讲究”中“变味”。旧时的文人雅集虽然也不伐讲究,但更注重的还是思想的碰撞。有时大家诗兴上来,一杯淡茶也觉得很好。可是现在的雅集,聊什么不那么重要,大家似乎更看重的是那一把铁壶,一只杯子,一泡贵茶,一枚香炉,一张茶席。

“这种建立在高消费基础上的茶会雅集,是对雅集内涵的误解。”文化评论人郭庆红对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说,“雅集之雅,主要体现在谈论的内容上,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只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内涵,这样的雅集难以持久。”郭庆红认为,现在的青年雅集应该走出物质主义的陷阱,回归雅集的本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