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率先,全国标杆”,专家解读上海自贸区十周年
今年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揭牌运行十周年。十年来,面积从28.78平方公里扩至近1000平方公里,上海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根本要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浦东新区近日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专家解读了上海自贸区这十年。
青年报记者 郭颖
五大片区各有特色
2013年9月,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实施范围涵盖原上海综合保税区28.78平方公里,由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组成。
“作为全国最早建立的自贸试验区,当时的上海自贸区探索形成了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及与开放型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制度和法治保障制度,对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示范带动意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研究所研究员张磊介绍说。
2015年4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启动运行,国务院批准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明确实施范围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扩展区域包括陆家嘴金融片区(含世博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和张江高科技片区。
张磊认为,上海自贸区扩区在医疗服务、增值电信、国际船舶管理等领域由点及面,引进了一批领军企业,形成集聚效应。金融开放创新也持续深化,本外币一体化运作的自由贸易账户功能进一步拓展。张江高科等地区也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推进“双自联动”,深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19年8月,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在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设置新片区。
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已拥有保税、陆家嘴金融、张江高科技、金桥高端制造、世博园区和临港新片区五大片区。合计近1000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的自贸试验区。
五大片区各有特色,实力雄厚。其中,保税片区承担了全国1/4货物进出口额的口岸功能。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4000万个标箱/年,连续多年全球排名第一。陆家嘴金融片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区,拥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等13家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张江高科技园区在全国科技园区中排名前列,临港新片区是世界级产业集群集聚地,有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绿色再造、装备产业等。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孙元欣认为,自贸区对上海城市发展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贡献大。建设自贸试验区增添了上海经济发展动力,提升了上海城市的开放形象,2022年上海全球城市排名第5名。上海自贸试验区与长三角三省一市自贸试验区联手,形成两批22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制度创新成果。
从0到1制度创新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改革创新研究所所长王果用“四个度”来形容上海自贸区建设十年来的成就:开放有高度、改革有深度、创新有力度、高质量发展有加速度。
“十年来,上海自贸区围绕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通行惯例,持续探索电信、医疗、文旅、商贸、航运、专业服务等领域的扩大开放,构筑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把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到新高度。”王果分析道,以开放倒逼改革,自贸试验区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加大商事制度改革,从“先照后证”到“证照分离”再到“一业一证”改革,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政府改革,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十年来上海自贸区不仅注重‘从0到1’的制度创新,同时强化‘从1到N’的辐射带动,在制度创新的系统集成上做文章,形成了负面清单管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由贸易账户、事中事后监管等一批制度创新成果。”王果表示,上海自贸区十年来坚持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在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产业创新等方面加大突破力度,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1个自由贸易区的国家,这些自贸区在吸引国际投资和促进国际贸易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谢一青“数说”自贸区,“到了2022年,这些自贸区的进出口总额已经高达7.5万亿,占据了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8%。实际外资使用额超过了2200亿,占全国外资使用总额的18%。自贸区不仅在数量上实现了显著增长,而且在贸易和投资总额上也由小范围的‘试验区’逐渐发展成为‘规模区’。”
上海自贸试验区采取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政策措施,谢一青举例道,商汤公司在临港新片区建立了数据计算中心,这一举措涉及多项制度突破,具有前瞻性,支持了上海创新中心的建设,推动了科技创新。针对外商直接投资,负面清单不断缩减,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这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将其区域总部设立在上海。“金融监管方面,资管领域的限制得以放宽,以支持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这不仅使外资金融机构能够在自贸区建立独立分支机构,还增加了生产型外资企业资金跨境流动的自由度。”
孙元欣则将上海自贸试验区十年改革成效概括为8个字:全国率先、全国标杆。
孙元欣说,国家层面向全国或特定区域复制推广的302项制度创新成果中,243项改革试点经验有50%与上海早期改革有关,61个最佳实践案例,上海有5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信用和社会诚信管理、证照分离改革、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高能级人才服务。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