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竹笛俊彦的专场音乐会,背后是民族乐团的一套出人才机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创作和演出并重的文艺院团,历来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形成一套机制更是重中之重。9月17日晚,上海民族乐团笛子声部首席金锴的竹笛专场音乐会《云水三章》,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精彩上演。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获悉,这位上海青年拔尖人才的专场,是乐团人才培养计划“代表作工程”系列之一。乐团方面透露,“代表作工程”系列通过委约作曲家量身订制能够发挥“中流砥柱”业务骨干们技术水平、艺术风格和舞台表现力的新作品,并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通过作品创作和演出实践,推动海派民乐人才队伍成长。”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金锴,师从袁非凡先生,并拜师北派笛子名家曾永清先生学习北派笛子艺术,兼修南北诸家风格,他的演奏,观众可感受到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当代发展的美妙融合。2016年,金锴曾成功举办过《飞歌》专场音乐会,技惊四座,为观众们所喜爱。
本场音乐会首演吹管乐协奏曲《云水三章》,该曲是乐团专为本场演出委约青年作曲家李博禅为金锴创作的新作品,分《向天边的云》《向水中的叶》《向远方的人》三章。“博禅是我相识多年的老友,工作中也是多次合作,对我的演奏风格与个人气质也是非常了解的。”金锴说,“他的音乐旋律隽永,温情清新,配器磅礴大气。在这部作品中,我分别演奏尺八、竹笛与箫,在三件不同乐器间切换,颇有挑战。三种乐器三种口风技术与气息感觉,更重要的是需要表达三种不同的气质与人文内涵,对我来说也是全新的尝试。”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是昆曲《牡丹亭·游园》中的经典唱段,本次演出特邀著名作曲家、乐团终身艺术顾问顾冠仁专为这场音乐会全新编配该曲的室内乐版本,曲调抒情婉转、曲辞典雅诗意,描写杜丽娘游园惊春,见姹紫嫣红俱付与断井颓垣时的触景伤情。“因为喜欢,所以想去学习、想去传承。”近年来,金锴致力于探寻传统笛箫的文化脉络,“昆曲六百年,自然与人文交织成无可替代的雅音。由于我对昆曲的挚爱与追溯脉络的愿望,经乐坛前辈顾冠仁老师引荐,乐团委派我赴南京随江苏省昆剧院著名艺术家钱洪明老师学习南昆竹笛艺术。”本场演出,金锴与江苏省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已故国宝级昆曲艺术家张继青先生的入室弟子钱冬霞联袂合作,呈现传统正宗的昆曲演奏艺术。
“音声一出,不仅有音乐,还有灵魂在。”音乐会汇聚笛、箫、尺八等各类民族吹管乐器,展现多元的曲目风格和多样的演出技巧,雅俗共赏。
演出由乐团艺术教育部主任温婷婷担纲主持,特别邀请金锴的朋友们与观众一同深入了解金锴和他的音乐成长之路。从德艺双馨、无私提携的前辈大师顾冠仁和钱洪明、到互为挚友知音的作曲家黄磊和李博禅,再到国乐道路上并肩同行的乐团同事琵琶声部首席俞冰和指挥姚申申,大家分享舞台背后的因缘际会和创排过程中的积累实践,共聊国乐的传承与发展。金锴也感叹:“此次演出是对我近年来民族吹管乐演奏感悟的一次全面展示。”
乐团透露,“代表作工程”系列目前已举行了《俞冰·爱》乐团琵琶声部首席俞冰国乐传承作品音乐会、《一生所爱》胡晨韵唢呐协奏曲专场音乐会和本次《云水三章》金锴竹笛专场音乐会,今年11月,乐团还将推出上海市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入选者、乐团打击乐声部首席王音睿专场音乐会《声音地图》,以动感节奏展现丰富多样的打击乐魅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