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累计开行逾2万列,长三角中欧班列运送货物超200万标箱
2023-09-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通讯员 许文峰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今年1-8月共开行中欧班列(含中欧方向和中亚方向,以下同)2927列(含去程和回程,以下同),运送货物31.4万标箱,同比增长12.5%。一列列奔驰不息的“钢铁驼队”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往来,架起了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

长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区域内聚集了众多的国企、民企和世界500强企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也是中欧班列主要货源地之一。2013年9月29日,中欧班列(苏州-华沙)首次开行,标志着长三角地区中欧班列开行零的突破。2014年11月18日,首趟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开行,全程13052公里,历时21天到达西班牙马德里,开辟了长三角地区运行里程最长的中欧班列线路。2015年2月22日,义乌中欧班列打破以往“单程车”的模式,首次从马德里载货回程,悄然打开长三角开行回程载货班列的大门。2018年11月8日,中欧班列(合肥-赫尔辛基)满载太阳能板、LED光源、电子感应器等“安徽智造”,从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境,历时16天抵达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标志着安徽省中欧班列北欧线路成功开行。

十年来,铁路部门聚焦区域外贸经济发展与强劲出口需求,积极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先后在义乌、金华、合肥、上海、苏州、南京、海安、徐州、连云港等9个城市的装车组织站成功开行去往德国、西班牙、英国、拉脱维亚、芬兰、乌克兰、匈牙利、荷兰、俄罗斯、白俄罗斯、中亚五国等共26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中欧班列,打造出浙江义乌小商品、江苏苏州电子产品、安徽合肥白色家电和汽配、江苏连云港日韩过境设备等特色出境班列产品,让更多“中国制造”搭乘“钢铁驼队”源源不断地奔赴国外市场。

截至今年8月,长三角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逾2万列,运送货物超200万标箱,为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随着长三角区域内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和产品的叠代升级,长三角中欧班列装运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多样,货物品类不断拓展升级。运往欧洲的货物品类除了广受欢迎的义乌小商品、苏南的纺织品、服装等传统商品外,有更具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光伏组件、汽车及配件、机械装备、白色家电等高附加值产品。欧洲返程的货物品类从早期的木材、汽车及零配件等逐步拓展到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机械设备、酒类等,实现了多样化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通讯员 许文峰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