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校园不是预制菜的试验场
2023-09-1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郦亮

新学期伊始,有关预制菜进校园一事沸沸扬扬。由于担心长期食用预制菜对孩子健康不利,不少家长选择给孩子送饭,所以一到中午,不少学校门口挤满了送饭的家长,可谓一道奇观。显然,在标准尚不明朗,争议沸反盈天的情况下,“预制菜进校园”应该缓行。

所谓预制菜,就是事先做过预加工处理的食物,这些半成品或者成品,只要稍作加工便可食用,既简便又省事。事实上,预制菜作为新兴消费品,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但是把学生作为强制消费对象,9月开学季“预制菜进校园”,事情就远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一些地方的孩子反映,相比之前的现炒食物,他们这几天吃到的预制菜口感颇差,而且有的菜品有变质之嫌,少数学生食用后出现腹泻等情况。更多的家长是对长期食用预制菜的安全隐患,以及预制菜重盐、重口味、不新鲜的营养问题表示担忧。所以他们宁可每天艰难地给孩子送饭,也不让孩子吃预制菜。

按理说,预制菜只要能上市销售,总应该是符合相关食品检验标准的。在快节奏的当下,预制菜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们烧饭做菜的时间,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在这方面,预制菜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问题是,任何事情只要涉及到校园,涉及到未成年人,就应该慎重。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对于长期食用预制菜对健康的影响问题,目前业内还有很多争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就坦言,学校食堂的基本原则是为学生提供有营养且口感丰富的应季餐食,以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而预制菜的加工流程更加复杂,不少预制菜存在过度加工的情况,一些甚至含有一定的添加剂。“新鲜的食物肯定比预制菜更健康。”中国烹饪协会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风险仍然存在,时常出现使用劣质食材、生产不规范、卫生不达标、菜品高盐高脂肪、包装材料不安全、菜品变质等情况。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原则,对“最柔软的群体”的食品安全应该保持更高的标准。而国家教育部等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也明确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预制菜产业尚且有那么多问题和议论,预制菜进校园又怎么能让家长和孩子担心忧虑呢?更何况,一些地方进校园的预制菜出现问题之后,相关职能部门要么躺平推脱,要么束手无策,显示了对预制菜进校园监管的匮乏和无力。在一切都不明朗的情况下,如洪水猛兽一般涌入校园的预制菜,当然会引发大众的担忧甚至恐慌。

所以,对“预制菜进校园”应该慎之又慎。事实表明,预制菜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食品产业,其成熟程度远没有达到可以进入校园的地步,而预制菜作为一种备受争议的食品,其长期食用的影响也远没有达到让家长和孩子放心的地步。校园无小事,社会上的小事放到校园都会被放大,更何况是关系到一日三餐的预制菜。

此次面对预制菜,一些地方在一切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就大开校园闸门,搞“一刀切”,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他们对青少年的责任感是否缺失。预制菜既为产业,必然关涉巨大的经济利益,有关方面急功近利,力推“预制菜进校园”,其背后是否有利益牵绊,这也是值得关注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郦亮

编辑:周晓 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