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探索生命意义的旅程,舞台剧《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热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灯光渐起,剧场一隅响起空灵的手碟声,从对一个女人的一场审判开始,结合多媒体影像,医生、父亲、母亲、报社老板等陆续以证人或是陪审员身份,登场发言。陪审员将对这个女人涉嫌谋杀腹中胎儿的“罪行”,进行表决。
这场关于人性的审判瞬间引发了观众好奇与思考,也揭开了舞台剧《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的序幕。
三位女演员——黄芳翎、沈佳妮、麦朵同时在白色半透窗帘后现身,共同演绎这个怀孕的女人,现场演奏的手碟的乐声为这个奇妙的空间带来“来自宇宙的声音”。三位演员像是在平行空间里的同一个人,代表这个女人的不同侧面,有偏重女性向的,有偏重男性向的,有偏重工作化和事业型的,有偏重家庭型或情感型的。这是一场关于生命、爱情、自由、权利、明天的自我拷问。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环球舞台演出季剧目,根据意大利著名记者、作家奥里亚娜·法拉奇同名小说的舞台剧《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目前正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热演,持续演出至10月1日。剧中的这个女人被1000个问号折磨着——为什么要将一个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孩子自己愿意来到这个世界吗?成为女人会怎样,成为男人将如何?孩子属于国家、父母,还是他自己?成为母亲是一个女性的天职,还是自由的选择?怀孕生子是否就意味着放弃事业前途,放弃个体自由,放弃作为独立女性的存在?
她没有具体的面孔、名字和年龄,但是也许今天的每一位女性都会从她身上辨认出自己,至少是部分的自己……三位各具魅力的演员共同饰演这位怀孕女性,但各自又要分饰男医生、女医生、报社老板、母亲、父亲、祖母、孩子等多个角色。
演出现场,特邀演奏家尹引现场演奏小众打击乐器手碟。手碟被誉为“最接近宇宙的声音”,音乐空灵、神秘,直达心灵,让人瞬间放松。手碟能够与书法、舞蹈、绘画,装置艺术等诸多艺术形式相结合,更可以应用于减压、疗愈。这一次,手碟与戏剧结合,导演周可也希望通过手碟的声音与剧场这个空间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给在场观众来一次“灵魂的按摩”。
编剧、导演周可表示:“我看了《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的小说之后,觉得小说已经把‘生命课题’中所有会碰到的问题,借由母亲之口向读者们说出:如何面对生命中的虚无,如何面对爱情,如何面对生命,如何面对性别,如何面对自由,如何面对公平,如何面对生命意义这一系列的问题。舞台剧《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是一首诗,这是一首写给女人、写给生命的诗,富有哲学意义。就正如我们这个戏的最后一句话,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它存在着,生命永远存在着。我们个体会消亡,但是生命本身不会消亡。人类所有的成长、经验、智慧都会随着生命的延续在宇宙中存在下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