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热血,托起两个生命,95后小伙为患罕见病双胞胎捐献造血干细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一次捐献,托起的是两个生命!9月18日,来自上海市奉贤区海湾镇的28岁青年曹署风,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成功为一对患罕见病的8岁双胞胎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他们点亮生命的希望。这位95后小伙成为上海第59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也是上海首例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治双胞胎患者。记者在仁济东院3号楼14楼血液科采集室看到,曹暑风躺在病床上,左右手臂都接上了管子,采出的血液通过他身侧的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其余血液成分又输回他的体内。
曹暑风是奉贤区海湾镇的一名工作人员。2021年在从事红十字会相关宣传活动时,登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自2019年参加工作以来,热心公益的曹暑风每年都坚持献血。
今年4月份,曹暑风接到市红十字会电话,了解到自己与一对身患罕见病的双胞胎配型成功。“很多志愿者登记后,可能一辈子都没有配对成功的机会。”能够在登记2年时间内配对成功,还是一对双胞胎,曹暑风感到既惊讶又神奇。
他的捐献意愿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他还动员身为医生的姑妈,对仍有顾虑的爷爷奶奶进行科普和劝说,消除了他们的担忧。
然而,捐献前的体检却一波三折。第一次,由于曹署风体检指标中有一项没有过关,曹暑风有几项肝功能指标异常,不符合捐献要求。“第一次配对成功,因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止步于捐献,还是有点懊恼。”当得知要救治的是一对罕见病双胞胎患儿时,他既为他们担心,又为自己没能通过体检而懊恼。
没想到7月27日,他生日这天,他再次接到了区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告诉他“这对罕见病双胞胎患儿,在全国范围内都没有更合适的志愿者可以匹配了”。“你愿意先治好肝损,再来完成捐献吗?”电话中,面对红十字会老师这样的一句询问,曹暑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时他想:“这就是冥冥中的缘分,如果我不把握机会,以后就可能再也没有机会救人了,我不能再错过了。”
此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曹署风为了能成功捐献,遵照医生建议,按时吃药,坚持锻炼,每晚坚持跑步3-5公里,在饮食上也特别注意,做到早睡早起。8月底,经复查,他体检合格,符合了捐献的标准。
“患者没有放弃,我也不能退缩。”9月18日当日,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成后,曹署风为受捐的两位罕见病患者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多看看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随后,珍贵的“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将直接送往患者所在医院。
仁济医院血液科主任侯健告诉记者:“造血干细胞捐献,对于捐献的志愿者本身来说,不会造成太多的身体伤害,现在采集干细胞通常通过外周血采集,其实跟献血是差不多的。而对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目前临床上唯一能够实现治愈的方式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而一些遗传病、罕见病等目前也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得到很好的治疗。捐献造血干细胞,意味着给了这些患者更多生存的希望。”
来自上海市红十字会统计数据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展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项目至今,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市分库累计在库志愿捐献登记者已达到17万人。截至目前,上海累计已实现了59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其中向德国、美国、意大利、韩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捐献23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