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感拉满,青年科学家走进校园解读浩瀚宇宙
2023-09-1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人类如何征服太阳系?浩瀚星空有多少科学奥秘?正值“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上演,一场“追星就追科学家”校园公益科普活动上,未来论坛青年科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副教授张帆走进校园,带领同学们徜徉宇宙,一同探索神秘未知世界。

面对浩瀚满目的星辰,屈原发出“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追问;仰视圆缺变化的月亮,古人创作出了“嫦娥奔月”的浪漫神话……古往今来,“仰望星空”的梦想精神千古传承,鼓舞着当代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创造。

那么太阳系如何征服?首先要“上天”!张帆教授首先抛出问题:“同学们,大家听说过马斯克火箭吗?”不同于古代墨子发明的木鸢、孔明造出的天灯,马斯克的重型猎鹰火将迄今为止最重的卫星成功送上了高达3万公里的太空轨道,人类在征服太阳系的征程中更进一步,视频中壮观的升空景象让同学们大为震撼。

1957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我国运载火箭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向前发展,一代又一代的火箭人,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

跨越“火箭”,张帆教授又将大家的思绪带到了“太空电梯”,这竟是科幻作家基于一定的科学原理做出的科学创造。“目前人类空间运输主要依靠火箭。虽然相关技术已足够成熟,但其回收和燃料成本仍然太高。”张帆展望,如果太空电梯计划能够实现,人类太空旅行的成本也将降低,这让台下的同学们兴奋不已。

面对不断扩大的太空探索领域,人类需要推动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以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奥秘。作为前辈的张帆提出希望,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或许会成为“跳一跳就够得着”的美梦,但需要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努力,长大后争取成为太空科研站的常驻科学家。

在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环节中,雷锋新城实验小学的同学们踊跃提问,张帆一一作答,现场氛围十分活跃。

“木星的‘大红斑’比台风还要强烈吗?”“火星上存在过生命体吗?”……来自1905班彭锐琳最近刚阅读完一本关于“黑洞”的书籍,现场提出疑问“黑洞真的会吞噬一切吗?”对于这个话题,张帆娓娓道来,他讲到,黑洞只是在距离很近的时候才体现出它引力的强大,是不会有一个大黑洞把远处的所有东西都吸过来的。但是,宇宙中大部分的物质最终可能形成很多小的黑洞。

会场内,共有700多名师生共同感受了这场科幻感满满的“云游”课。讲座结束后,现场还专门举行了《未来科学家》系列丛书赠书仪式。据介绍,由未来论坛联合科大讯飞共同发起的“追星就追科学家”校园公益科普活动,通过学子们和“全球最顶尖的大脑”对话,掀起尊重科学、崇尚科学、探索科学的风潮。科学家们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的种子,将在未来生根发芽,照亮他们光明的科学探索之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