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支持青年科研人才挑大梁担重任,锻造科技创新“梦之队”
2023-09-28 青年

2023年上海科技节“科学红毯”上,青年学者的身影成为一道道充满活力的风景线。 青年报资料图 记者 吴恺 摄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的未来在青年,要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流而出。”这些最具有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的群体,也正是上海科技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中不可动摇的中坚力量。

//   机制   //

多项改革打通青年人成才通道

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高质量人才。上海市科委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持续推进科技人才梯队建设。记者了解到,多年以来,上海已逐步构建了结构完整、梯度支持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专项、启明星项目、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和浦江人才计划,以科研项目资助的形式支持科技人才成长,为上海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组数据可以证明。扬帆专项每年支持600位32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女性年龄放宽2岁),鼓励原始创新和大胆探索,被定义为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第一桶金”,历年来近六成扬帆专项入选人员后续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启明星项目每年支持200位3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女性年龄放宽2岁),以促进优秀青年科技人员脱颖而出,领衔开展科学研究。自1991年市科委设立启明星项目以来,3664位启明星中走出了20位两院院士、209位国家杰青、207位国家优青。

与此同时,市科委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面向未来的青年科技人才早期发现、培养机制,加大基础学科及前沿交叉学科的青年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如持续推进青年科研人员“减负1.0”“减负2.0”“减负3.0”行动,着力破除“表格多、报销繁、检查多”等症结问题,让青年科研人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上,而不再被事务性工作所累。

2023年,市科委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动上海市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破四唯”“立新标”为突破口,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其中,对青年科技人才,提出探索建立低频次、长周期的评价机制,建立优秀青年人才举荐机制等,青年人的成才通道进一步被打通。

2023工博会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展台工作人员展示针刺手法虚拟触觉仿真实训系统。新华社资料图

//   培育   //

“特区”探索鼓励勇闯“无人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上海市于2021年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自由探索与战略导向相结合,优化基础研究发展环境,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基础研究领域跨越发展形成制度保障。与此同时,在《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聚焦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科技、变革性材料、生命调控等战略领域和国际前沿领域,培育若干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领跑者”和未来产业变革核心技术的“贡献者”。

在基础研究优势突出的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试点设立的“基础研究特区”,让高校、科研院所的年轻科研人员有了在基础领域进一步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特区计划”的首批试点高校之一,以“海洋、健康、信息、能源”等领域为重点布局方向,遴选出26名科学家进入“基础研究特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32岁,平均年龄不过37岁。在“特区”计划支持下,上海交大杨旭东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化研究,相关成果于2022年在SCIENCE上发表;董佳家教授团队勇闯无人区,发现药物候选化合物的快速发现新方法,相关成果发表在PNAS。

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的85后教授徐凡的一个基础科研项目入选了复旦“基础研究特区”首批项目,获得200万元资助。其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并被《自然》杂志“研究亮点”栏目报道。徐凡感慨道:“很感谢市科委的支持,我认为基础研究是有‘无用之大用’,虽然实用性比不上应用研究,但可以成为很多技术发明的基础。”

//   成果   //

更多青年科学家开始挑大梁

据统计,2010—2022年上海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发表的论文量从年度6篇增至120篇,全国占比从15.8%持续上升至28.8%,国际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长期处于全国首位。截至目前,在沪两院院士共171人,上海从事科研的“高被引科学家”从2019年的47人增长至2022年的117人,占全国8.5%。

今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贾金锋、郑浩团队的“实验证实超导态‘分段费米面’”科研成果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项听起来晦涩难懂的成果,是基础科研领域一项重大进展。

5月,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合材料系主任、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材料方向学术带头人游正伟教授获评“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他从分子设计开始,开展生物材料的原创研究,一路探索前进,在生物医用弹性体领域取得了系列国际领先成果,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未知是基础研究最大的魅力,我们只是做了研究的第一步。”他说道。

在刚揭晓的2023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中,共有8位上海青年科学家上榜,其中涉及了数学物理、生命科学、医学科学、信息电子、先进制造、交通建筑等领域。

从0到1的原始创新之路,需要青年科学家的勇气,更需要创新的思维。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刘真研究员认为,当遇到久攻不克的科研老问题时,不妨用最新的技术进行尝试。实践证明,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是攻克科研难题的有效手段。而这,需要更多创新型的年轻研发机构冲到阵前。

做科研,就是要一直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众多高校内的青年科学家深耕在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中,持续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发光发热。据了解,2023年5月ESI中国内地高校排名显示,上海高校共有180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3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上海14所高校的34个学科入选“中国顶尖学科”,占全国14.2%,位居全国第二。

青年人,正在成为科研创新的挑大梁者。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