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市更新注入青春动能,塑造宜居城市“新颜值”
2023-09-28 青年

青年团队在勘查记录重点花饰及其工艺。本文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蔡娴

城市更新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更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没有创新、创造,就不会有成功的城市更新。作为城市里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他们为赋能高质量发展,在“两旧一村”改造工作中攻坚克难,在城区品质功能提升上争创一流,在历史风貌保护中勇当先锋……为城市更新注入青春动能,为城市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   城市旧改   //

有需要的地方就有青春身影

市人大常委会对“两旧一村”改造工作高度重视,先后赴8个区实地调研零星旧改、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等各类情况,现场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牵头协调破解堵点。天目西路街道蕃瓜弄小区就是其中之一,同时,它也是今年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小梁薄板房改造项目。

从小区旧住房改建(拆除重建)项目正式生效,到顺利完成居民集中搬场。两个月的时间内,一支名为“添睦心”的青年突击队展现了青年担当,他们奋战在项目的各类策划和实施工作中,奔忙在居民楼栋、项目基地和驻点现场等地。只要有居民需要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

“添睦心”青年突击队负责人周璐妍形容他们是一群“自找苦吃”的热血青年,更是一支能坚守、能战斗的队伍。据了解,突击队队员平均年龄为29.7岁,在别的地方,作为青年突击队或许已算“高龄”,但在蕃瓜弄,他们可是难能可贵的青年力量。

骨干队员认真研读改造方案,深入楼栋收集居民的疑惑,把居民关切的问题结合改造方案,用问答的形式列出《政策问答80问》印制成册,发放给居民,让居民可以随时翻阅。

周璐妍表示,对于“添睦心”的青年们来说,“能让居民得到实惠,就是对高质量发展最好的践行”。周璐妍说,突击队风雨无阻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勇挑重担地冲在街道中心工作的一线,目前虽然取得了项目推进的第一步胜利,但接下来还有更重的任务需要去完成,他们为建设“品质天目”的美好蓝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   街区品质   //

提升功能要沉下去也能“活”起来

为了加强对街区、社区、公共空间的一体化统筹设计,梳理可开发、可更新的空间资源,黄浦区同华建集团华东院合作,为每个街道都建立了一支由顾问规划师、项目规划师、行业专家以及志愿服务队组成的社区规划师团队。作为小东门街道的顾问规划师,华建集团华东院城市更新院常务副院长叶锺楠介绍,社区规划师一方面可以作为专业的指导者,参与社区的规划和建设;另一方面,他们更是民众诉求的代言人,可以理解和反映社区居民的真实需求,为街道描绘了各自的“精准画像”和发展愿景。

据了解,每个街道的社区规划师都是由四到六人的青年团队组成,其重点工作是在社区发展更新建设中开展陪伴式工作。曾获评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黄浦区十大杰出青年的叶锺楠带领青年们深入社区,做了大量的问卷访谈和意见征询,更精准地收集居民的民生需求,并融入整个社区生活规划和未来的城市社区营造中。

预计在2025年,小东门街道的办公人口总量将远超居住人口。因此,对社区的规划改造,除了要实现民生的基本保障之外,青年规划师还要跨前一步来做好商务办公人群的需求服务,把金融产业园区变成金融社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为此,青年团队还深入企业做调研,了解他们的需求。

通过调研,团队发现了这些金融白领的出行痛点。由于小东门街道只有一个地铁站,很多人需要步行一公里左右才能抵达办公楼,交通问题成了他们出行的困扰。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社区生活圈的构建中,就引入了“金融直通车”,路线涵盖了南外滩大部分的办公楼宇。项目落地后也持续结合白领意见与地块建设情况,不断优化路线并增设站点,缓解早晚高峰和恶劣天气车内拥挤的状况,提升了更多白领人群的交通体验。

宿新宝在讲解建筑保护知识。

//   历史保护   //

活化利用既是难点也是突破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学专家郑时龄曾说过,上海的城市更新研究像拼图一样,每一位研究者、建筑师、工作者都在提供一块拼图,合起来才会拼成一个更加完整、更加全面的上海近代建筑史。

在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内,临江建筑有36幢,是外滩“第一立面”;非临江的老大楼有141幢,即“第二立面”。据了解,外滩“第二立面”一般指的是从苏州河边一直延伸到延安路,万国建筑群后面的地块都属于“第二立面”。在外滩靓丽的“第一立面”背后,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老建筑也正在发生变化。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副院长宿新宝和历保院的城市更新团队正在致力于拼好外滩“第二立面”这块“拼图”。

宿新宝介绍,相较整个华建集团而言,历保院只是一个80人的小团队,但其中有75%以上是硕博学历,是一支平均年龄在35岁的高学历青年团队。此外,团队中有不少成员都具有“海归”背景,他们有着国外最新的理念实践,并将这些新理念新想法和年轻人的新态度融入现在的工作中。这也是年轻团队的特色所在。

虽然是一支年轻的团队,但恰好踩在了历史建筑保护和城市更新的节点上,“我们虽然是一支年轻的团队在为上百年的房子做保护和更新,但恰恰是这群年轻人让这些老建筑恢复了活力。而且正因为是年轻人,大家在强调保护的同时,更加重视的是更新和再利用。”

宿新宝以团队之前完成的代表项目“上生·新所”为例,他认为,对于历史建筑,前辈们更强调的是“修”,而这一代更注重活化利用,“修只是一方面。我们希望在保持它们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能让它们更好地与当下环境融在一起,不要变成博物馆玻璃罩里的陈列品。”团队将这样的理念沿用到了外滩的城市更新项目上,宿新宝和青年团队希望,每一幢老大楼都能“活”起来,而所谓的“活”指的是老大楼的延年益寿和整个街区焕发活力。

青年报记者 蔡娴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