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红色基因深植青少年心中,静安这些红色场馆的活动很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吴恺/图
今天上午,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举行红色品牌活动“祖国万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升旗仪式。在仪式上,来自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初一学生张若晴和同学们一起跳了一支舞《万疆》。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举行升旗仪式,发布City Walk路线
仪式在开场舞《万疆》中拉开序幕,来自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的学生手持红色长绸扇,舞出“我何其幸生于你怀”的激动和自豪,抒发当代少年质朴真挚的爱国心情。
在参加完这场隆重的仪式后,张若晴心潮澎湃,她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第一次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参加升旗仪式。“非常骄傲能来到这里,感觉很有仪式感。当看到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心中有强烈的愿望:愿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迎着金秋的朝阳,由静安区消防救援支队恒丰站国旗班组成的护旗方阵,高举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入场,全场肃立。通过现场直播连线,同一时间,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天保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检同志在天保口岸国门列队完毕,伴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在沪滇两地冉冉升起,迎风飘扬,全场高唱国歌,现场气氛庄严而热烈。
据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尤玮介绍,今年6月,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签约红色文化结对共建,未来将以点带面共同推动两地红色文化共建和文旅高质量发展。
随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优秀讲解员代表和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志愿者代表共同带来《新时代 新征程——家是初心的约定》微宣讲,讲述发生在辅德里这幢百年石库门里的故事,在回首百年奋斗路之际,也指引我们这代青年启航新时代,迈进新征程。
此次,依托静安“六地”优势(马克思主义传播地、革命领袖足迹地、中共中央早期机关聚集地、首部党章诞生地、群众运动策源地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和丰富红色资源,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城市品牌工作室联合推出“红色静安·初心始发地”City Walk路线,向市民、游客推荐具体、实用、可复制的静安区漫步路线。
活动现场,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孙晓芳和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尤玮签署共建协议并发布首条City Walk路线,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范玉吉,静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委网信办主任李晟晖共同见证签约。该路线以红色场馆为核心,串联周边红色文化旧址、遗址,在步行中体味静安区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为更好地展现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伟大征程,西柏坡纪念馆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联合主办“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专题展览,西柏坡纪念馆宣教部主任于海龙在仪式上介绍,希望通过展览能够地完整地再现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
手作话传承,传统文化亲子手工实践
“月满人间,家国共庆,红旗招展,山河锦绣,无限思念,愿君心安。”又到中秋月圆时,一轮明月不仅照亮万家团圆的幸福生活,更照见百年前中国革命从“星火”走向“燎原”的伟大征程,见证着革命先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忠诚信仰。
今天,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举行了主题为“月圆忆英烈 手作话传承”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亲子手工实践活动,通过亲子手工实践,寄托对革命先辈的无尽思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活动吸引了全市近60组亲子家庭报名参与。
中秋节的起源、文化、风俗是什么?纪念馆宣教老师娓娓道来。随后,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揉饼皮、包馅料、压磨具制作月饼。经过一番精心的制作,一个个小巧精致、饱含寓意的月饼出炉了。
场馆还特别为大家准备了4项非遗文化互动体验:龙凤画、非遗彩珠、竹筐编织、挂花鞭炮。家长吴先生表示,“这些非遗体验很有意思,真的让大家在实践中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最后,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展览,共同重温革命先辈在沪斗争的峥嵘岁月以及“军委四烈士”英勇不屈的光辉事迹。
场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将爱党报国的种子深深根植于青少年的心中。今后,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拓宽活动载体,深化未成年人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教育,激励广大青少年树立生逢盛世不负盛世的理想信念,为奋进新征程凝聚青春合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吴恺/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