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未来产业的发展之源
2023-10-08 生活

青年报记者 刘秦春

小到一个杯子,大到一座城市,设计无处不在。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在2023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指出,设计和问题是如影随形的,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解决策略——也就是设计。

关于未来的产业,我们有着诸多问题待解答,它会是什么样子的?有些什么特点?它会引导我们的未来走向何方?会是好的吗?这些与设计究竟有何关系?没有人能明确预言未知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提前窥探一二,因为设计是未来产业发展之源。

不止赋形赋美

更要为产业赋能

近年来,中国的设计与制造得到了全球的关注,例如在上个月的慕尼黑车展上,全世界的观众都看到了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与进步,包括上汽荣威、零跑、比亚迪、MG、小鹏等,这些中国汽车品牌的强势崛起被外国媒体大量报道。为什么设计具有这般引领性,以至于引发大量讨论?

原因在于,在如今这个小规模、小批量定制的时代,设计师的主要角色已经不是简单的为事物赋予一个外形、赋上美学意义,更重要的是为其赋能。南京艺术学院校长、教授张凌浩指出:“设计非常重要,因为它无处不在,更因为它在不断为我们创造价值。”未来的设计,必须通过可持续的意义加上创新的产品或服务来解决现实问题。

设计要为未来产业赋能,那么像上海这样的城市,怎么样为设计提供动能呢?在今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的展览区,有个设计社群展十分亮眼,策展人正是娄永琪。谈到为什么要策划这个展时他表示,是因为在上海,设计社群的集聚效应已经显现。上海如果要成为世界一流的设计之都,就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动能。“上海有很多小而互联的创新发动机。它们加起来也许会比传统的集聚式创新策源更加强劲。”

工程与设计相结合,加上社交属性,再联合城市的规划设计,所有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所设想的未来。当然,也需要考虑法律和监管,以及合规属性,才能够让这些要素更好地融合起来。

对于未来设计的想象,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帝国理工学院手术机器人研究中心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杨广中则表示,希望机器人可以具备社交属性,可以更加人类化,可以了解人类的意图,能主动做一些动作,但并不会主导我们的生活。

推动设计有效变革

刻画未来产业模样

未来产业究竟会是什么模样?或许借由设计,人类可以刻画出大致轮廓。“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它在源头,不管是产品还是技术,一切都是从设计者开始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顾佩华这样说道。

绿色的、智能的、数字化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安全的……人们对于未来产业的描述关键词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刷新,而每一个关键词都与人类对于未来生活的愿景息息相关。例如,气候变化是全球性议题,人们希望未来的产业能够是绿色的、可持续的,从而可以令子子孙孙绵延不绝,健康、快乐地生活在地球家园里。对此,清华大学教授、生态设计研究所所长刘新表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生产消费系统”的彻底变革与重塑,这需要可持续文化和土壤的培养。

那么设计如何为未来的产业发展赋能?技术流的观点认为,应当将设计和技术相结合,而张凌浩认为,更应将技术和社会层面的设计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带来有效的设计变革。例如,从设计目标来讲,要更好地理解消费者对于健康、可持续生活的动机、愿望和愿景;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要更好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发展创意时,不仅要关注技术层面,更要关注社会的创新层面,更好使用材料,利用好产品和工艺。

技术固然是重要的,但我们还是要以人为本,千万不可本末倒置。“不要让技术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不要让我们对技术的关注取代了人类的生活,技术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并不是生活的主导。”杨广中提醒道。

人人都是赋能

未来产业发展的设计师

未来产业究竟去向何方,其实不仅仅关乎科技,更关乎人,关乎人类的意识和价值观,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人人都是赋能未来产业发展的设计师。设计源于设计师,如果设计师的意识里根植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想法,那么他所设计的产品或提出的解决方案,一定也会有相应的解决措施。

除此之外,每个人的想法和做法也都会影响设计师的设计方案,因为他们会考虑受众的需求和愿景,因此,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2060研究院副院长黄伟光提出:“倡导和实践很重要,需要落实到我们每个人的意识里。”

设计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涉及技术、教育、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不仅关乎我们如何去进行设计,还关乎我们对于环境、社会的态度和价值观。”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洁说道。

未来,是一个宏大的议题,人类在未来即将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当怎样去设计、设计一个怎样的解决方案?答案或许是,一个人人都参与设计、深度参与其中的方案。

就像国际地理学联合会主席、欧洲科学院院士、南非皇家科学院、中国地理学会外籍会士迈克尔·爱德华·迈德斯所说的那样:“相关人士都可以聚在一起,各方面都给予支持,实现多学科之间的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问题。”

青年报记者 刘秦春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