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与传统艺术相融,1000册书法长卷《共产党宣言》来到复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赵天润
历时两年,《共产党宣言》书法长卷影印出版。《共产党宣言(书法卷)》捐赠仪式10月7日在复旦大学举行。
1920年,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也厚植了复旦赓续百年的红色基因。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给复旦师生极大激励和殷切期望。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联合14位上海书法家用他们擅长的书体共同书写《共产党宣言》。如今,红色经典与传统艺术相融,1000册书法长卷《共产党宣言》来到了复旦。
“15000多字的原文,每位书法家分写千余字,整体书风以王羲之、王献之体系为主,保证书法字体基本统一。”丁申阳说道。经过多次修改、校对,书法家们将原文中重复的“理想”“的”等文字以及标点符号,从行书、草书等书法角度实现变化,避免书写的重复性、展现笔墨书写的艺术性。15位书法家写成近60米的书法长卷。长卷特别选择仿古宣纸,邀请非遗传承人精心装裱。
“《共产党宣言》是指引革命道路的宣言书,以书法形式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是当代书画家应该做、也是必须做的。将书册捐赠给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是合适的。”现场,丁申阳题字“信仰之源”赠送给复旦大学。
早在1973年,上海书画出版社用传统的木刻雕版技艺印刷《共产党宣言》,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使用传统雕版印刷、简体直排、宣纸线装的《共产党宣言》。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出版社再次出版《共产党宣言(线装影印版)》。上海书画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玉东介绍,同年,出版社又以原色影印《共产党宣言》书法长卷全部内容,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历时近一年《共产党宣言(书法卷)》于今年7月问世。她说,“这本书将红色经典与传统艺术在书法笔墨的一撇一捺间交汇,在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同时,能让读者领略到中国书法和传统文化之美。”
陈望道当年就是用毛笔翻译书写了《共产党宣言》。现场,看到宣言的毛笔书法卷,陈望道老校长之子陈振新不禁有一种亲切感,“看铅字和看毛笔字版,完全不一样”。“现在学书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相信,毛笔字的《共产党宣言》,也会给复旦年轻人带来特别的感受和熏陶,这也是一种传扬宣言精神的方式。
红色基因的传承离不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新学期,学校给每位新生赠送一本《文化校历》,打造新时代高校特色文化品牌,培养学生做卓越而有趣的复旦人。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望道研究院副理事长许征表示,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共产党宣言》书法长卷的创作,将红色经典与传统艺术在书法笔墨间交汇,将传统文化所内蕴的精气神与“宣言精神”巧妙结合、交相辉映。学校将认真收藏好、研究好、运用好这份沉甸甸的厚礼,将其作为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生动载体,从中汲取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的坚定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赵天润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