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一双手的推拿如何发展?上海:培养更多高层次的青年推拿人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中医各大“绝活”中,推拿绝对值得一提:推拿疗法是医生用手与病人交流,仅靠中医师的一双手,就可化解病痛。上海作为全国推拿学界的排头兵,如何推进这门仅靠一双手的学科整体向前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最近召开的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推拿分会换届改选大会暨2023年度学术年会上获悉,上海将发挥推拿在科研上的领先优势,积极开展多中心高水平的推拿临床研究,不断拓展推拿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范围。与此同时,将培养更多高层次的青年推拿人才,将中医推拿真正发扬光大。
推拿是医生用手与人交流,起到治病、防病、康复目的的一种干预方法。在此次推拿分会换届改选大会上,上海岳阳医院推拿科主任孙武权当选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房敏为名誉主任委员。
作为“上海工匠”,孙武权从事推拿临床工作已经30多年,参与了丁氏推拿流派传承基地的建设,较好地传承了丁氏推拿流派的临床精髓。在他看来,作为推拿医生,不仅是需要长时间的苦练手法、功法,更需追求“手摸心会”“心手合一”,把“手到病除”作为最终追求。
同时,孙武权不仅把自己的技艺练到炉火纯青,为了更好地继承丁氏推拿疗法,挖掘其临床应用价值,他领衔的岳阳医院推拿科还于2015年组建了海派儿科推拿讲师团,由他担任团长。讲师团成立后不仅在上海举行各类科普公益活动,还走进苏州、杭州、北京、深圳、澳门等城市,“手”护儿童健康。讲师团每到一处,都能引起家长的追捧。
不过,谈及推拿这一绝活的推广,孙武权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推拿人要做的事很多,学科有很多空白点,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在他看来,推拿是全科技术,可以应用于几乎所有的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但是目前更多的仅用在骨伤疾病的治疗。同时,推拿是徒手技术,绿色、低碳,但也受制于技术特点,临床应用有限。此外,推拿作为全科技术,还受制于医生的临床能力、视野、思维方式等,光靠推拿医生,会限制临床病种的拓展,需要与其他科的医生的交流合作,遇到疑难问题时需要多学科会诊。
谈及之后推拿的发展,孙武权告诉记者,接下来将充分依托学会平台,全面整合全市推拿学界力量,发挥上海推拿在科研上的领先优势,积极开展多中心高水平的推拿临床研究,不断拓展推拿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范围,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
而在人才培养方面,孙武权表示,将培养更多高层次的推拿人才,扩大推拿团队规模。随着各大医院对推拿的重视,推拿人才的竞争将加剧。目前首先要做的是逐步扩大推拿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为培养更多高质量推拿人才打下基础。
“不过,特别开心的是,看到很多年轻人都自愿加入到我们的团队。学习推拿的过程并不简单,医生要有担当和责任,要为病人化解病痛,就必须要不断钻研学习。”孙武权常常这么鼓励年轻人,他也衷心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继承祖国的医学精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