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滨江夜空将添“动感地标”,500架无人机组队当空作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
西岸艺岛、西岸穹顶艺术中心、西岸美术馆、油罐艺术中心……10月22日晚,在徐汇滨江,无人机以黄浦江夜空为画布,勾勒出一幅幅动感的画面:时而是建筑,时而是文字,时而又是卡通图案。“2023向心龙华、携手翱翔”无人机编队表演灯光秀在此绚烂上演,引来无数市民驻足观看。
500架无人机同时升空,如何在空中听从地面指挥,变幻出各种不同画面?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带你揭秘。
◇ 一个人操控500架无人机齐飞 ◇
本次无人机编队表演灯光秀由龙华机场、西岸集团、傲鹰科技、无人机产业协会联合主办,未来将成为常态化表演,成为徐汇滨江又一打卡胜地。
当天下午,龙华机场停机坪,无人机机长朱林和小伙伴们就已将每架无人机按照一定的间距一一摆好。
“我们表演使用的500架无人机都是EMO型号的表演机,50架可以组成一个中文,25架可以组成一个英文字母。”傲鹰科技技术总监苏晓丹打了一个比方,“可以把无人机表演画面中的每架飞机理解为每个像素,每架无人机都有1600万色的 LED灯光,通过调整每个灯光颜色,在空中呈现彩色的图案。3D立体舞步的创新更是让夜空从‘荧幕’变成‘舞台’,但是如果要表演一条3D的龙,就需要1000架无人机齐飞。”
令人惊讶的是,500架无人机空中表演,只有一个人在操控。“我们采用的是国内比较领先的无人机集群控制系统,现场只需要一名操作员对每台飞机下达起飞指令,飞机就可按照自身的程序进行表演。”
那么,如何让无人机保持队形?“除了无人机自身有精准的航线指令之外,每架无人机还配备了最新的实时差分定位系统,让它们可以在空中保证自身的精确位置。”苏晓丹介绍说,这么多无人机平时会进行集中化统一管理,充电会有相应的集中充电装置。稿库里积累的一万多幅丰富多彩的图案都是出自傲鹰科技设计团队专业的平面设计师和建模师之手。
如此众多无人机齐飞,会不会在空中发生事故?对此,傲鹰科技方面表示:“我们会定期对操作员进行严格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实操训练,确保在表演过程中不会出现人员的失误。由于不同的表演场地会因当地无线电环境、定位环境等因素出现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但是我们至今没有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导致表演事故。”
◇ 画面高度最高可达120米 ◇
徐汇区西岸智塔东塔45楼是一个最佳观摩点。晚上8点,表演正式开始,俯瞰龙华机场,一个无人机方阵灯光亮起,渐渐分离成上下四个彩色的方阵,依次缓缓升空。升到半空时,融汇,散开,然后往上升腾组成“向心龙华、携手翱翔”字样,场面十分震撼。
上海西岸位于徐汇区黄浦江畔,岸线长度11.4公里,区域面积14.4平方公里,是“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中高品质中央活动区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岸边的龙华机场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民航通用直升机场。
作为上海本土科技企业,傲鹰科技今年在全国各地已经累计飞行百场表演,合计10万架次。
“我们的编队无人机画面高度最高可达120米,电池续航可以支持15至20分钟的飞行表演,呈现12到15个画面。”傲鹰科技总经理张慧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我们一共有2500架无人机,今晚兵分三路,徐汇滨江、金山廊下、松江佘山三地齐飞,是三年来首次实现上海本土三地齐飞之举的公司。”
由于上海对于空域管理比较严格,因此每场无人机表演都要申请空域,起飞前一个小时,还需要再次打电话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为了保障本次无人机灯光秀的安全,整个活动方案、安保措施以及应急预案都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
“我们会抓住无人机条例即将发布的新机遇,发挥上海市区直升机场的区位优势,探索直升机与无人机融合发展的新路径。”龙华机场总经理唐莹透露,本次引入无人机编队表演,主要定位于传播航空文化,宣传龙华形象。后续,龙华机场将进一步推进无人机培训、物流运输、空中观景等各类无人机新业态和低空数字化场景转化应用,创新拓展惠及民生的新兴业务,助力上海低空经济的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