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电影院,重新起航!
2023-10-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  郭容/图、视频

“真是太激动了,昨天在网上刷到这里开始售票的信息,赶紧‘抢’了一张,在这么有历史感的电影院里看一场电影,非常有意义。”“我特地提前半小时来的,想在开场前先参观一下这栋近百年的建筑,在楼上还有一个珍藏版电影海报展,也特别值得一看。”今天,修缮后的胜利电影院正式对公众开放,下午,这里的首场院线电影《看不见的顶峰》在一楼放映厅准时上映。

虹口是中国电影业的发祥地。而乍浦路海宁路一带,曾被称为虹口电影“金三角”,集中了胜利、国际、虹口大戏院等多家电影院。

1929年2月11日,由魔术师张慧冲之父张志标创建的好莱坞大戏院开幕,后来,影院几经转手更名,曾名国民大戏院、威利大戏院等,热爱电影又居住于虹口的鲁迅曾多次去那里看电影。1949年,上海解放后,更名为胜利电影院。1998年后,改为胜利娱乐城。

2020年,资深电影人沈斌站在了尘封已久的胜利电影院面前,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历史的尘埃被渐渐拂去,让他了解到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去年,随着修缮工程的正式启动,由他出品的一部关于中国电影的人文历史纪录片也开机了,名字就叫做《胜利往事》。

记者注意到,在电影院外悬挂着一张巨幅海报,上面用图文的形式,将这里从1928年投资建造到2023年修缮完成,近百年间的重要历史节点、变迁脉络给梳理了出来,一对年轻情侣正在认真阅读着。他们告诉记者,前段时间经过这里的时候,就被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所吸引,尤其是那座类似《大闹天宫》里的悟空庙,所以今天特地选择来这里看电影。

他们所说的“悟空庙”,其实是位于楼顶的中式建筑,此番修复参照的是1928年始建时存有的照片资料,所幸后来又发现了1931年更名为威利大戏院时的照片,清晰度更高。记者了解到,该建筑采用的是传统歇山顶,这是古建中等级比较高的一种制式,为此,修缮工程的负责人特地找到几位上海的老木匠,以纯手工的做法,一点点地恢复起来。

据悉,胜利电影院原本是一栋三层建筑,一楼是门厅,两侧有旋转楼梯,看电影的地方在二楼和三楼,双层影厅空间呈喇叭形,8米挑高,有460余个座位。只可惜,如今的二楼和三楼,在20世纪90年代打下的立柱已经无法拆除,考虑到文保建筑的抗震等要求,只能按照既有情况进行改造了,所以现在将放映厅安排在了一楼。“这里虽然没有了立柱,但是面积有限,满打满算只好放下50个座位以达到最理想的观影效果,这些座位还可以根据需求收缩上去,增加空间使用的灵活度。”沈斌说道。

与常规的电影院相比,50个座位的体量显得有些迷你。对此,沈斌也有自己另外的考量:“上世纪90年代初,胜利电影院是上海知名的艺术电影院,所以,除了院线电影之外,我们将沿袭播放艺术电影的传统,每周一次。”

除了恢复电影放映功能外,在二楼还有一个为期一个月的珍藏版电影海报展——《那些年,我们曾经看过的电影》,该展得到了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暨曲阳图书馆鼎力相助,选出多幅馆藏的史料级电影海报,1937年的《马路天使》、1962年的《大李小李和老李》……观众徜徉其间,犹如穿梭于时间隧道,也彰显出虹口海派电影文化的厚重感。纪录片《胜利往事》也正在这里滚动播放,将一段段历史娓娓道来。

沈斌告诉记者,接下去,还将在这里举行各种与电影有关的文化活动,与此同时,也希望胜利电影院可以成为年轻一代电影人追梦的孵化器,为此,他正在和上海的各大院校接洽,计划将这里开放成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平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 郭容/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