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新奋斗|把论文写在杨浦每一寸土地上,她让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2023-10-2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杨浦是人民城市理念首提地,如何践行“城市属于人民,城市发展为了人民,城市建设和治理依靠人民”的理念,近年来,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综合业务科科长成元一带领团队做出了积极示范。

推进规划编制、风貌保护、城市更新、15分钟社区生活圈……科班出身的成元一对杨浦的各类风貌保护要素如数家珍。她和团队成员为杨浦的每一寸土地描绘蓝图。通过高质量规划编制,推进高品质规划实施,让“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  探索新技术,用心用情描绘规划蓝图  ◇  

近年来杨浦区正在由工业杨浦向创新杨浦转型,这给了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科班出身的成元一极大的用武之地。

自然资源规划编制相当于是城市更新的“前置工作”,也是属于一线基层工作。成元一带领年轻规划编制团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杨浦滨江南段总体城市设计、杨浦滨江中北段城市设计、“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建设方案等重点任务,为杨浦滨江由“工业锈带”变为“生活秀带”奠定规划基础。

在滨江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成元一带领规划编制团队综合统筹协调地区规划与建设实施中的全局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的问题,确保全面贯彻落实地区战略定位。

成元一对现状情况问题了解扎实、国际发展趋势理解深入,在规划编制中全面引入新理念、运用新方法、探索新技术,使滨江规划方案能够有效应对地区整体开发、历史风貌保护、老旧社区更新等各方面,全面引领地区转型发展。

滨江规划范围大,现状情况复杂,成元一牵头全面梳理可利用、可更新土地情况,对现状土地权属,以及用地指标和风貌保护等规划管控要求,以及风貌评估和建筑验证等支撑性技术成果进行多轮校核,确保相关成果的准确性以及不同成果相互衔接,确保规划成果质量。

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杨浦区的规划编制工作为支撑滨江等重点功能区的发展、引入在线新经济头部企业、推进杨浦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她牵头的《杨浦滨江中北段城市设计》获2019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二等奖,牵头开展的《面向杨浦滨江中北段的轨道网络研究》获2022年度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鞍山三村中心花园、228街坊“两万户”城市更新规划等规划编制和研究项目也屡次斩获全国、上海市城市规划优秀项目的荣誉,她也带领团队获得杨浦区人民城市建设标杆先进集体的称号。

  ◇  保护风貌,建立历史建筑动态监测平台  ◇  

杨浦区有着“百年工业、百年高校、百年市政、百年根脉”四个百年的历史底蕴,作为杨浦区风貌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负责人,成元一的态度是“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做好杨浦“四个百年”风貌的保护利用。

杨浦区有着1处历史风貌保护区,45处风貌保护街坊,22条风貌保护道路。近年来,特别是对于在2017年以后杨浦滨江新增的36个风貌保护街坊,成元一感情特别深厚。

2017年前后,随着旧改工作的迅速推进,杨浦滨江南段即将面临全面的城市更新,新增的风貌保护要素与地区转型是否能够和谐统一?这是成元一及其团队首要考虑的问题。

杨浦区将36个风貌街坊作为保留城市记忆、推进城区转型的重要契机,对滨江南段开展了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工作,充分采纳风貌专家的意见,延续滨江南段历史上所形成的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格局,明确在八埭头和大桥东形成两片以里弄风貌为主的成片低区,华忻坊、纺三里、上水工房等典型里弄风貌得以保存,在杨树浦路以南形成以工业遗存为主的工业遗存博览带。为杨浦滨江打造了沿江以工业遗产大开大合为主、腹地以里弄肌理格局为主的风貌格局,为打造具有杨浦特色的空间结构奠定了基础。

成元一积极寻求多方合作,通过空间艺术季、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小小社区规划师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多渠道、多平台向公众推介杨浦滨江的工业遗存。

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历史建筑日常管理工作,成元一牵头在各区中率先建立了杨浦区历史建筑动态监测平台,通过梳理建立了全区历史建筑情况GIS数据库,将历史建筑的具体坐落、保护等级等信息纳入数据库,并开展月度监测工作,通过技术手段对全区的历史建筑现状、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  推动城市更新,为民规划推动品质生活  ◇  

为了将杨浦全区的规划图刻在脑海中,成元一走在杨浦的大街小巷,面对待更新区域,她更会随时从大脑中调取地块的指标,思考完善规划、推进实施的路径。

不负重托,228街坊由“两万户”工人新村蝶变为集保障性租赁住宅、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一体的城市更新标志性项目;宝武集团二钢厂、中远海世界路等地块由低效的工业用地,转型成为了现代化的园区,并带动周边区域整体提升;通过市属国企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利用试点工作,杨浦区不断探索区企合作共赢的新路径、新范式,越来越多的存量用地在杨浦焕发新生。

成元一介绍说,228街坊为1952年上海市政府建设的“两万户”工人新村住宅的一号基地,杨浦区于2016年通过三个100%的形式完成228街坊“两万户”的旧改,为保留228街坊十二栋“两万户”建筑的空间格局,她所在的团队同时启动了228街坊的规划调整工作,通过法定规划将“两万户”建筑予以保留,并确定了228街坊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为228街坊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提供规划依据。

随着2023年228街坊项目竣工,为将其打造为15分钟标杆示范项目,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专项行动,成元一及其团队会同长白新村街道,通过“系统性谋划、一体化推进”的思路,细化明确228街坊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布局,利用十二栋“两万户”打造结合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健身中心、全市唯一的综合性工人新村展示馆、社区食堂等复合功能的街区式党群服务综合体。

作为杨浦区社区规划师、微更新、15分钟社区生活圈等工作的牵头负责人,成元一带领团队以踏实的作风脚踏实地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不断将规划蓝图的落地实施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为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借助专业力量以精细化设计建设高品质社区,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杨浦区建立了全国首个区级的社区规划师制度,引入同济大学规划、建筑、景观方面的专家作为社区规划师,系统指导各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经过多年社区规划师工作的实践,杨浦区通过挖掘存量潜力焕新了一批社区公共空间,带动一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共治,创建了“社区规划师——规划进社区”的品牌,也打造了睦邻门、一脉三园、NICE2035、诗歌单行道等经典案例,成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生动写照,也为全国社区更新、社区治理贡献杨浦智慧。

目前,成元一和团队正在牵头全面推进杨浦“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积极依托社区规划师团队专业力量,通过需求调查、资源梳理、空间匹配等环节,匠心打造各街道社区行动蓝图,交出了12份既有专业性又突出街道特色的答卷。在各街道蓝图的基础上,汇总完成全区“一区一图”的划示,全区共划示生活圈33个,落实“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基本单元全覆盖,将构建杨浦 “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幸福生活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