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个志愿服务队永远在路上
细耕文明沃土,滋养文明风尚
在徐汇,时时处处
都能让人感受到“文明”的力量
传递心头温暖和美好的志愿者们
用小小的力量汇聚人间大爱
构成我们身边最美的风景
今天要带大家一起了解的是
2022年度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钱学森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
▼▼▼
钱学森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创建时间为2011年7月份钱学森图书馆开馆前夕。为顺利迎接并配合钱学森图书馆开馆前的接待工作,于2011年7月开始在交通大学内招募志愿者,组织培训交大学生志愿者跟随钱学森图书馆工作人员赴北京、广州、西安、沈阳等地进行全国巡展。当前志愿者人数为236人(人数不包含高中生学生人数),注册志愿者人数为169人,由钱学森图书馆老科协志愿者服务队、市民志愿者服分队、上海理工大学志愿者服务队、上海健康医学院服务队、上海海事大学服务队等分队组成。其队伍平均学历高、素质优良,有很高的志愿奉献精神。服务队紧紧围绕着钱学森“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的展示主题,充分挖掘、深化钱学森精神,以激情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向社会各界和海内外观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为了更好地做好宣传工作,服务队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考核及讲座课程。对新招志愿者开展新进志愿者入馆系列培训课程,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及讲座课程,丰富其相关知识。此外还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和社会教育活动,大手牵小手——农民工子弟公益活动、城市定向无车日活动、“3·5”学雷锋纪念日特别活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配合开展及组织培训志愿者活动、航天英雄杨利伟接待活动、交大120周年校庆活动等。
此外,钱学森图书馆在暑期连续三年开展了“重走学森路”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相继走访了位于江苏江阴的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基地,位于四川绵阳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发展中心,位于甘肃武威、张掖等地的钱学森沙产业实践基地。通过参观走访、访谈交流、口述资料收集等实践活动,志愿者们真切了解到中国航天事业初创时期航天人的艰苦朴素和无私奉献,深刻感受到如今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强盛,深刻认识到钱学森晚年提出的沙产业理论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更从中体会出钱学森“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进而将自身的感受融入到日常的志愿服务中去。
为了让志愿者们更好地参与馆内各项工作,服务队专门设置了不同性质的岗位,并根据钱学森图书馆的定位和特点,逐步开设了诸如场馆服务岗、志愿讲解岗、资料整理岗、活动策划岗等特色服务岗位。钱学森图书馆志愿者在义务讲解、秩序维护、活动策划、观众留言整理、档案资料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据不完全统计,开馆以来,钱学森图书馆志愿者共为观众提供讲解服务近2万小时;整理观众留言6万余条;整理录音档案资料170余万字,服务总人次65万余人。
今后,钱学森图书馆志愿服务队将继续积极响应号召,紧跟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和徐汇区志愿者协会的步伐,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群众,展现出志愿者应有的精神面貌。
编辑:梁文静
来源:上海徐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