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真君踏山海而来!原创音乐剧这次选了《杨戬》上场
2023-10-31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戎装金甲,浴火驰骋,二郎真君踏山海而来。11月4日至19日,中国原创音乐剧《杨戬》将在上海上剧场进行全国首演。作为“新·国风”音乐剧系列之四,音乐剧《杨戬》取材劈山救母、三圣母与刘彦昌、天狗食月等人们熟知的神话传说,对杨戬、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重新整合。主创团队10月30日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成了原创音乐剧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而当下时代新的视角与叙事方式,又赋予了人物更多元和丰富的性格色彩。

  // 赓续民族神话的英雄视角 //  

传闻山海间,有半人半神之子杨戬降世,厄运的预言、怪异的容貌使他无法融入凡间,只得与胞妹和母亲隐居在桃山之上。然而,平凡的生活却在某日发生剧变。十二戒律神降下天雷杀死母亲,兄妹二人被驱逐,流浪在旷野之中。为保护胞妹,杨戬走上了一条沐血的成神之路。

这部原创国风音乐剧在三轮孵化打磨的过程中,更注重杨戬身上矛盾的二元性,隐喻凡人杨戬和二郎真君之间的内心挣扎。二郎真君被誉为三界战神,“神仙斗法”是音乐剧《杨戬》的精彩看点。导演刘晓邑为杨戬这个人物内心复杂的“阴阳两极”设计了在脆弱和力量之间来回转换的肢体动作,并用群舞歌队放大了二元对立的内心挣扎。武打的行云流水,舞蹈的灵动轻盈,呈现出写意美感。“东西方各有不同的战神形象,杨戬作为东方战神是有担当的。他为了挚爱承受一切,历经万般磨难,方能成神。”导演刘晓邑说。

在中国神话中,英雄角色的标志在为他人牺牲,克服艰难险阻,达到崇高目标。刘晓邑介绍,音乐剧中,杨戬生来背负“第三只眼”的预言,遭到众人冷眼与歧视,却将其转为超凡魄力和英勇坚毅,斩断过去改写命格。音乐剧《杨戬》想以英雄之旅,为现实中理解社会、人性和道德提供独特视角,“英雄人物最终走向悲剧,观众却能从中感受洗炼与升华,崇高与伟大。”

  // 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创新叙事 //  

杨戬试图看清前途、考虑长远,却往往障目重重,被命运的岔路引向不同的境遇。“本次的舞台着力呈现一个隐喻世界,这个世界中的历史、生命和命运都呈现出一种特别的环形结构。”舞美设计徐肖寰介绍。

音乐方面,不仅能听到笛子、古筝、古琴等民族乐器,描绘人间俗世的烟火日常,也有亢丽激越的琵琶,突显杨戬浴血奋战的杀伐之气。作曲张博表示,在传统民乐中还结合了赛博朋克来完成民族精神符码的转换,“赛博朋克的部分用了电子合成器,表现无情天道,增加音乐的层次感。”

服化设计的刘善通、赵欣则尽可能打破古装特定朝代感的形制,在古典与时尚中寻求恰到好处的平衡。

作为音乐剧《杨戬》出品制作方,剧伙音乐表示,无论是音乐剧《悟空》,还是正在筹备中的《敖广》,打造“新·国风”音乐剧神话系列作品,也是在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审美语境下的创新叙事,挖掘神话叙事强大的生命力和现代链接的可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