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红薯、做面包,高中生学农劳动中感悟劳动精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金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沪上不少学校近期陆续开展了学农活动,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2022级学生刚刚结束了为期五天的学农劳动体验,在除草、挖红薯、做面包等活动中,高中生们体验了劳动的艰辛。
“我挖到红薯了……”高二(7)班蒋元媛和同学们走进校园农场,切实体验了一番挖红薯的快乐。虽然正午的阳光很刺眼,但丝毫不影响大家挖红薯的热情,他们每两人一组,一人拿铁锹,一人负责捡红薯。两手握住铁锹用力向下插进土壤,在其两侧用脚踩实,向下撬动土壤会被翻起,顽皮的红薯则露出小脑袋。“同学们就如同挖到了宝藏般的惊奇。再一铲,抓住红薯上端的茎,向上拉起,一串红薯破土而出,抖擞几下,拂去星星浮土——红薯就挖出来了!”蒋元媛说,同学们不一会儿就挖满了四五筐,“虽然大家脸上淌满汗水,衣服也被汗沁湿,但这就是劳动带来的喜悦和满足。 ”
高二(8)班于乐和同学们当起了“除草工”,老师演示了除草的手法和步骤后,他们三人为一个小组,将梨树周围的杂草用锄头拉到两边的沟渠中。“烈日炎炎下,这个过程显得极为痛苦与漫长,手中的工具愈发沉重,我们感受到了劳动人民日复一日的艰辛。”除完草,于乐还与同学们挖起了花生,“挖花生需要力量与技巧结合,先找到根,再从四周的土壤中带出根下连接着的大串花生,找到方法后,看到自己努力结成的硕果,大家不由得激动与自豪。”
高二(9)班裴欣宜和同学们则体验了西式烘焙,自己动手制作面包。“先是称量食材,学习厨师机的使用,最后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制作喜欢的形状,完成发酵和烘焙后,每个人都获得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面包。”裴欣宜说,这个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味蕾上的满足。
为期五天的学农生活让同学们感触良多,他们在艰苦中体味着快乐,在付出中体验着收获,感悟到了感恩与珍惜,也懂得了团结与拼搏,学会了欣赏与接受。“每天带着一手的泥,一身的疲倦回到宿舍,才感到‘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内核并不空虚,字字真切。”一位同学感慨说。
作为闵行区直属公办高级中学,北外田园高中2015年确立创建文创特色普通高中的办学目标,2016年成功创建为上海市特色高中建设项目校。在学校建校20周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教研基地正式在北外田园高中挂牌成立,将进一步助力学校打造高质量文创特色高中。
记者了解到,北外田园高中以“美育引领,创意发展”为办学理念,把“文创”作为基因植根于学生生涯发展体内,培育学生具有审美的、新颖的、创意的文化底蕴。上海交大文创学院教研基地成立后,将进一步加强北外田园与文创学院的互动交流,借助文创学院的师资力量与国际平台,不断助力北外田园特色发展,助力学生用文创点亮人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