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 | 被“圈养”的孩子,怎能有舒展的灵魂
2023-11-0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这两天,不少人都被一条新闻触动:一位老师实在看不下去,质疑学校课间不让孩子们离开教室,下课铃响后到下一次上课铃响,操场上一片静悄悄。老师和媒体都称之为学校在实行“圈养”。

这实在让很多人无法接受和理解。电影电视剧作品中关于下课后的热闹场景,难道都只是文艺作品的合理想象?但明明很多人的记忆中,小学的课间是在操场上嬉笑玩耍,中学里也会呼朋唤友一起散个步,趴在教室外的阳台上聊聊天、透透风。

很多更年轻的朋友们在跟评:这有什么好惊讶的,下课不能无故出教室,已经很久了啊。也有老师无奈跟评:确实,学生们课间打闹就会存在风险,出了事故上级问责、家长闹事,所以,宁可一“圈”了事,天下太平。这类跟评背后反映的事实,得到了很多教育界同行的确认。

学校长期有这样的思维,让人齿冷。承担着育人重任的学校,教会孩子们的第一课,难道竟然是“懒政”?遇到难题不去探索更多的解题可能,而是将选择风险小、不担责,训练成本能反应?本该朝气蓬勃的青葱年华,被一根宁负一万就怕万一的绳索,牢牢地拴在了教室的板凳上。

安全当然重要,但因噎废食却只能是个沉重的笑话。道路上也存在交通风险,存在各种事故的概率,是不是从此我们就躲在家里不上路了呢?人类交通的发展,是制定明确的规则,并将这些规则普及到大众的意识中去——我们不能完全杜绝闯红灯的人和车,但我相信很多闯红灯的人,都知道违反了这个规则,他们有可能被交警罚款,有可能被撞倒,甚至有可能失去性命,从而生出警戒之心。

学校也一样,一切应当以维护最广大学生健康舒展的身心为前提,与教育主管部门、家长、专家、社会有识之士,甚至是最容易被剥夺话语权的孩子,一起来会商怎样让孩子在课间时分兼顾嬉戏与安全的解决之道,取得最大程度的社会认同,形成共识,制订办法,而不是只图省事一禁了之。

当然,我们也知道近些年有些学校发生过个别孩子的极端事件,让学校承担了重压。但是小概率事件,不能成为对大多数孩子剥夺权益的理由。学校更应该检讨的是极端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而不是治标不治本地只是把大多数孩子“圈禁”起来,这种舍本逐末、无视教育本质的行为违背了教育的精神。

奔跑的青春才叫青春,太多的“圈养”扼杀的是朝气和创造力,它只能培养出更多厌学的学生,更多尸位素餐的未来社会人,欠缺意气风发的创新意识,遇到点困难和麻烦就想“躺平”——今天你一“圈”了事,未来,我也一“躺”回应。

学校乃至更广泛的各方,恐怕应该尽早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中国未来的发展,最大的依靠,是无数懂得锐意进取的广大年轻人,而不是遇难则躺的“圈养”族。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编辑:周晓 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