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有情文定“艺”生,80后老师中国画教学小品展开幕
11月1日,寓意一心一意、一辈子投入艺术怀抱的“文定艺生——翟玉刚中国画教学花鸟小品展”,在文定路208号徐汇区书画协会汇弘楼展厅开幕。现场高朋满座,展厅里六七十幅花鸟作品琳琅满目,争奇斗妍的草木生灵带入大自然的气息,吸引不少观众前来观展。
翟玉刚,出生于1982年12月,国画大师陈佩秋先生入室弟子。2009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国画山水专业,文学学士,艺术学硕士;现为海上美育中国画师资培训讲师,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外聘教授,并执教上海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任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中心指导教师,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诗词学会会员,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徐汇区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2020年12月,提名“海上风华”优秀青年艺术家20家联展,作品及论文发表于多家学术期刊。
“这次的展览作品大概有68件,主要是近年线上教学过程中,以视频方式演示比较多,一方面画得多,另一方面讲解过程中要步步讲到实处,就有了这些积累。”翟玉刚教成人,也教孩子,以中国画为入口探求传统文化的魅力,一边教一边探索笔墨,“在不同的纸上用同样的笔法表现不同的境界,积攒了今天这些大大小小的作品”。
《秋水凫鸭》《鹣鲽情深》《春归》《踏春》《赤珠映日利》……传统笔意中兼工带写的小生灵或娇憨、或轻灵,呼之欲出,色彩表现上有清丽淡雅,也有浓墨重彩,不少是画在生宣上,较工笔画普遍用于熟宣更考验技法。
“总体是希望体现海派书画文化的传承。”翟玉刚向记者表示,我们常常把中国画看作是艺术,但其实它不仅是艺术,它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这次展览也是把最近两三年的教学过程作一个展示,向大家交一份答卷”。
“他的花鸟画的一个特点就是符合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清净雅致的审美观,表达的是对自然的一种崇尚和尊敬,里面充满了意趣。”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志勇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翟玉刚对教学特别认真,“教学相长,只有自己的创作拿得出手,才能让学生信服,学生也只有‘信其道才能亲其师’”。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画家、艺术评论家邵琦表示,展出作品来自教学课堂的示范,这一点殊为不易,“所有的眼睛都看到,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你必须非常熟练,我们所谓的胸有成竹,敢把这个过程呈现出来,不仅要有自信,而且要有资本,这也是中国画的魅力所在”。对徐汇区书画协会在内的社会各界多年来孜孜不倦推介中国传统艺术,邵琦认为非常难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从文化开始,只有立定脚跟,坚持自己的文化,才会获得民族的尊严,文化的振兴要一点一滴做起来,要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据了解,此次展览也是徐汇区书画协会汇弘楼展厅开幕以来的第79场展览,将免费开放至11月5日。
编辑:梁文静
来源:上海徐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