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在上海影视乐园上演的沉浸式庄园戏剧火出圈!中国原创IP如何吸引年轻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身穿旗袍或马甲,手拎装有秘密文件的小挎包,穿梭在咖啡厅和医院等场景中;由武打演员扮演的角色从二楼一跃而下……这不是在拍电影,而是松江车墩镇上海影视乐园的一场沉浸式庄园戏剧——《新世界·破笼之宴》(以下简称《新世界》)。复购率可以看作沉浸式戏剧口碑的衡量指标,记者了解到,国庆后,该戏剧每场复购率在20%左右,甚至还有观众已经观看过7次。这部中国原创IP如何吸引年轻人?
将红色教育融入演艺品牌
“建筑+互动”打造沉浸式庄园戏剧IP
作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始建于1992年的上海影视乐园最初为影视拍摄而生,一大批影视名作在这里诞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30年来,上海影视乐园不但是成熟的老上海拍摄基地,也是广受欢迎的老上海风情旅游景点。
已经迎来而立之年的上海影视乐园如何华丽转身,吸引更多年轻人?与园区老上海风情相符合的沉浸式原创戏剧IP,是一种创新探索和实践。“我们的制作初衷是希望从传统文化中找寻灵感,推出一个本土的原创IP品牌,做出吸引年轻人在内的、符合更广泛年龄段人群品味的沉浸式作品,也为乐园传统影视空间的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世界》出品人、上海影视乐园总经理卢绪玲介绍道。
《新世界》的故事以1945年日军即将撤离上海为背景展开,党组织多个地下联络站遭到敌人破坏,多路情报纷纷指向日军驻地所在。此时,日军上校大浦三郎向上海各界发出宴会邀请,一场阴谋就此拉开序幕。作为大型沉浸式戏剧,该剧有十条主线、百条支线、千种可能,近二百名观众参与其中。
谈及策划思路,《新世界》项目负责人俞嵩告诉记者,“《新世界》主创团队非常年轻,导演和编剧都是90后。上海影视乐园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内容策划方面,我们会结合互动演绎的形式,将爱国主义融入到年轻人喜欢的沉浸式戏剧中。整体剧情充满历史厚重感,为了尽可能地还原当时场景,主创团队在情节编写和道具设置都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打造沉浸式戏剧的道具方面,由上海电影集团建设的上海影视乐园有着先天优势。俞嵩告诉记者,“为了符合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团队都是一件一件挑选道具。”
将松江非遗美食融入戏剧
“戏剧+宴会”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
如今,文旅市场中新概念、新场景的不断涌现,新版本《新世界》“戏剧+宴会”的独特模式创造性地将文化旅游和餐饮巧妙结合,在戏剧上下半场之间以一场主题晚宴相缀连。
记者了解到,6小时版的《新世界》将会划分成风格迥异的上下半场。上半场侧重玩家与非玩家角色(NPC)的强交互探索,赋予观众高自由探索度,并以极富趣味的任务和游戏驱动,四大阵营玩家或破解谜案、或驰骋商海,玩家之间也可以相互竞赛,获胜者则可以获得解密线路;下半场则侧重动人心魄的剧情演绎,几大阵营及上海滩民众用自己的方式对侵略者的暴行进行抗争。
俞嵩介绍,主创团队结合剧情并考虑观众需求,独具巧思在本土海派饮食文化中寻找元素,并融合剧情时代背景,让餐饮融入到戏剧中,成为戏剧的一部分,从而达到“演在桌畔,食于戏中”。通过引入叶榭软糕等上海松江非遗,让观众不仅能欣赏体验到沉浸式戏剧,同时也能品尝松江当地非遗美食,了解海派饮食文化。此外,上海影视乐园不仅改造了乐园内一处餐厅,更在餐厅中设立专业舞台,布置专业舞台灯光和音响。而全剧中的一处精彩大戏就在这里呈现,真正实现戏剧与餐饮的紧密融合。
此外,6小时的新版本保留旧版本的赤诚情怀,同时充分发挥家国情怀下的私人情感线索。人性的探索、生死的思考、小情大义的抉择,其中蕴含的父子情、夫妻情和姐妹情等,都将会发展得淋漓尽致。当剧情发展到最后的时刻,所有玩家角色汇聚一堂,形成小我融入大我,完成最终任务,呈现出个体的意义、民族的大义、时代的深意。
作为上海老牌影视基地,上海影视乐园对“沉浸式体验”进行持续性的新业态探索,新世界的演艺模式持续升级迭代,也是其对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的一次次重大突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