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中华人文之光,上海原创舞剧《永和九年》亮相国际艺术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体若游龙、袖如素霓,足尖墨舞兰亭,尽展风流雅韵。11月10日晚,由上海歌剧院与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上海歌剧院创制与演出的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兰亭集序·舞传首演于上海大剧院。作为本次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之一,《永和九年》无论编舞、叙述、舞台设计等各个方面,皆紧扣中华文化瑰宝《兰亭集序》,以序中名句作为舞剧篇章主题与情感推进的线索,采用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将书法气韵、文人情怀融入舞蹈的编创,透过“天下第一行书”诞生至今的千年历史画卷,赞颂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创造、生生不息的传播传承与赓继不断的创新发展。
◇ 独特叙事展现天下第一行书 ◇
作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从诞生至今,古今中外知音无数。而上海歌剧院以此为题材创排《永和九年》,正是希望在带领当代观众感受曲水流觞意境之美的同时,也能够在这部经典之作的千年传承中,感受到中华文化悠长深远的底蕴,为其跨越时空的影响力而骄傲自豪。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季萍萍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永和九年》最核心的主题,也是我们上海歌剧院创排这个舞剧的初衷。因此,我们无论在戏剧结构上、舞蹈编排上,还是舞美服化等各个细节上,都无一例外地为这个主题服务。”
导演、编舞亚彬表示,“这次的《永和九年》打破了观众对舞剧的惯性想象。既跳脱出常规的讲故事,也不全然是近年比较流行的诗意表达,而是希望兼顾抒情性与叙事性,将诗化的意境与戏剧情节的推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们通过梦境、旁白、戏中戏等手法的综合运用,让一段跨越千年历史的传承故事变得更为生动精彩,也让人物情感脉络表达得更为清晰明朗。上半场以抒情的手法、诗化的气质、唯美的舞台还原生动的‘兰亭’卷轴,下半场则以极具张力的艺术处理讲述‘兰亭’传扬于后世的故事。”
由上海歌剧院舞剧团首席演员宋雨饰演的王羲之作为《兰亭集序》的“源起”,是中华文化瑰宝的创造者;特邀舞者张傲月饰演的“李世民”作为王氏书法的推崇者,则是中华文化历代传播者的缩影;而在青年舞者文庚的演绎下,穿越于不同时空的青年“赓”,诚如其名取赓续之意,代表着将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的继承者。围绕《兰亭集序》的前世今生,这三位身处于不同历史时代的人物,串起了一条“创造-传播-继承”的脉络,也串起了延绵不绝的文化赓续。
◇ 唯美舞台再现兰亭之美 ◇
置身剧场,音乐响起,跟随手执毛笔的青年一路追寻。但见舞台之上,山雾缭绕、竹影朦胧,舞台光影营造出似真似幻、旷达高远的意境。一群襟袂飘飘、谈笑自如的文人雅士如从画卷中走来,借笔墨传情,以手足达意,仿佛能听见他们的智慧和风雅。舞剧一开场便将观众带入“永和九年”会稽山阴的兰亭之美。曲水流觞、爱鹅浮游、仙鹤环伺、放浪形骸,上海歌剧院舞剧团的演员们在舞美、灯光及多媒体的映衬下,不断变化着身姿、队形、肢体的语言,带领观众“游目骋怀”的同时,也感受王羲之酒酣意畅间对生命的感叹。
不得不说,由舞美设计沈力、灯光设计任冬生、多媒体设计胡天骥组成的黄金三人组,为《永和九年》打造出一个高旷脱俗、风流雅致、极具魏晋气质的浪漫舞台。数块错落有致的幕屏,在推移、旋转、组合、分离之间配合着多媒体的变幻,巧妙构建出丰富多变的戏剧时空。时而是竹林幽幽、流水潺潺的兰亭,时而是大幅《兰亭集序》卷轴、时而又幻化成威严肃穆的大殿,在光影与舞蹈之间给予观众极大的审美意趣。而服装设计吴蕾和人物造型设计贾雷则让舞者们以身舞“墨”,以袖代“笔”,与绚烂舞台化成墨色与斑斓的交响。
而作曲家吕亮谱写的舞剧音乐在指挥家张诚杰执棒的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奏下,也同样为这场旷世传奇营造出超凡意境。主创团队们的合力之下,《永和九年》为观众奉上了一场“极视听之娱”的唯美意境。
◇ 巧思融合舞蹈与书法之韵 ◇
作为舞剧当仁不让的主角,“王羲之”以一身白衣登场,衣摆飘逸、俊雅不凡。大量独舞、双人舞以及与群舞的互动,都要求宋雨透过连续高难度动作描画深刻思辨后的不同心境。历经数月的磨炼之后,舞蹈技巧与表现力兼备的精彩呈现,也让他赢得无数掌声。与此同时,特邀舞者张傲月则凭借扎实的舞蹈功底与丰富的舞台经验,精准诠释出李世民的帝王气度与广阔胸襟,以及对王羲之、对《兰亭集序》、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与热情。上海歌剧院舞剧团主要演员李盛钊饰演的李世民眼神、眉宇、身段皆在人物之中,演绎同样出彩。而由上海歌剧院舞剧团首席演员谭一梅饰演的鹅生动传神,与宋雨的双人舞更是将王羲之一生爱鹅、画鹅、从鹅之姿态吸取书法灵感的典故情景再现。
值得一提的是,舞剧也将书法元素巧妙地渗透于视觉所及之处。当王羲之身处兰亭雅集,一觞一咏间不禁由眼前的美好联想起个人际遇、家国情仇,将自己对生命的敬重、对当下的珍视、对自由的崇尚、对人生价值的追寻,皆注入《兰亭集序》,赋予其生命。而在这段群舞中,灵动飘逸的墨色水袖洒脱中透出坚韧,序中著名的“之”字通过多媒体的意向呈现,与舞者们变幻无穷的水袖交相辉映,将王羲之泼墨挥毫《兰亭集序》时气定神闲、行云流水、酣畅淋漓的巅峰状态尽现于眼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