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弄餐”正流行,年轻人的新饮食观
青年报·青春上海实习生 林千惠 记者 周胜洁
今年,以B站高达百万播放量的“维持生命特征餐”为契机,“糊弄餐”逐渐成为年轻人的心头爱。所谓 “糊弄餐”就是流程简单、快捷的一餐,做饭者尽可能压缩下厨时间。在食材上,偏爱易熟、易做、方便快捷的食材,也考虑营养价值。价格上,一般较为便宜。
“糊弄餐”流行表明,对于“吃饭”这件事,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
快速、简单,“糊弄餐”蹿红
在B站走红的“维持生命体征餐”,是以维持生命体征为目的,不讲究美味程度的饭食,出自美食博主香蕉柿子梨发布的视频。
在他的一条121万播放量的视频里,展示了10分钟做好一顿饭的秘诀:在锅里放油、打鸡蛋,将徒手掰开的洋葱片、娃娃菜及整个生番茄等丢入锅中,加上调味料和水,焖几分钟,再加入米饭,一顿饭就完成了。为了省去洗碗步骤,甚至不用碗来盛饭,直接以勺子就着锅吃饭。评论区的网友调侃:“真极简主义”。
未曾想,此类餐食逐渐流行起来,并被概括为“糊弄餐”。许多B站up主纷纷发布“糊弄餐”教程视频。
为什么“糊弄餐”会蹿红?“时间就是金钱。”常做“糊弄餐”的小石说道。做饭是一件相对耗时间的事,但下班后,小石更希望做些有意思的事,因此她会压缩做饭的时间成本,将时间投入到其他事情中。
简单、方便,是年轻人选择“糊弄餐”的理由。B站up主小李也是一位“糊弄餐”爱好者,因平时工作十分繁忙,让她少有精力再花心思下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刷到B站“维持生命体征餐”的视频。“我觉得他理念其实跟我的想法非常契合。”小李介绍,平常做饭时,她通常选择易熟、好处理的食材,10分钟内就能做好一顿“糊弄餐”。在她发布的一条番茄杂烩面视频中,她将菜叶、番茄、鸡蛋、长菇、面条一锅焖,几分钟即可出菜。
“糊弄”不“摆烂”,健康是关键
健康也是“糊弄餐”受年轻人欢迎的原因之一。不喜欢做饭的小张加入了“糊弄餐”行列,因为她觉得高油、高盐的外卖并不健康,但自己做菜用的调料、买的食材都放心,且荤素有考虑,保持高蛋白、高纤维的摄入,健康能得到保障。因此,她认为“糊弄餐”和真的“摆烂”存在很大区别。在她心中,对“糊弄餐”的看重程度排序是,健康第一,快捷第二,营养第三。
价格便宜也使得年轻人对“糊弄餐”青睐有加。小张表示:“自己做饭,可能花30元买菜,就有肉、有素、有米饭,能保证营养,能吃两三顿,非常划算、健康。”她还举例,有次做了焖饭,在超市买了一个生肉鸡腿、少许蔬菜,配上家中的米饭和鸡蛋,总花费10元。
健康又便宜,小石将其概括为“糊弄餐”的“性价比”。她觉得外卖价格贵,预制菜也不是首选,和“糊弄餐”相比,其他选项性价比都不高。
青年正努力寻找生活的平衡点
节省时间、健康、性价比高,是“糊弄餐”的优点。小石认为,这是年轻人试着在繁忙工作和健康生活间找到平衡点的一种方式,“我们对‘糊弄餐’的称呼,更多是出于自我调侃。”
小李也觉得,“糊弄餐”是年轻人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作出的选择。有人享受做饭的过程,愿意花大量时间追求饮食品质,而有人更愿意将时间放在别的事上,“这不是妥协,而是选择。”小李更愿意将其描述为“生活的智慧”。
小张向记者介绍,“糊弄餐”现在有不少新花样。除了电饭煲焖饭,也有年轻人尝试用空气炸锅、烤箱等开发新菜。他觉得,在尝试过各式各样的餐厅后,总会走向“吃腻”这条路,最后发现,自己做的家常菜才是最好的。
在时间、食物品质、个人喜好等多重考虑下,“糊弄餐”的流行不再难以理解,它是日益繁忙但仍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年轻人的选择,以自己的方式拥抱生活。
“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一种返璞归真。”小石总结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实习生 林千惠 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