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调查|买手风口下,蜂拥而来的“菜鸟”能走多远?
2023-11-1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实习生 林千惠 记者 周胜洁

今年8月,一场主题为“买手时代已来”的演讲举行。刚刚过去的双11,社交平台小红书公布战报,电商订单数为去年同期的3.8倍。

如今,个人靠做买手实现财富自由的“神话”一个接一个:直播带货日入8000元、开播三个月商品交易总额破百万……买手神话虽令人动心,但真实的买手职业究竟是怎么样的?做买手需要有哪些特质?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一探究竟。

  定义    用专业知识、品味审美参与选品  

“买手时代”来临,互联网上“买手”一词变得火热,那买手这门职业究竟是什么?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学院副教授党宁解释,传统意义的买手,是在信息条件限制的情况下,针对客户的需要,跨越多地市场,依靠自己的洞察力,为自己的目标客户筛选出让人满意的物品。

而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数字信息日益发达,对于足不出户就可接触海量信息的客户而言,买手的功能发生了一些转换。首先,更强调专业度,买手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筛选能力和品味审美帮助客户分析、筛选与试错;其次,更强调响应性,买手能在互联网在线交流互动中快速响应;最后是移情性,买手需要换位思考,站在用户的视角做购买抉择。这表明,网络买手在作为链接产品和用户的桥梁的同时,实际上还具备了一定的服务性。

此外,通过日常在平台不断发布信息,买手还会逐渐建立起自己清晰的个人形象即人设,并体现在他们对产品的选品和直播带货上,这就使得买手和一般以商品销售为主、并不注重打造个人IP形象的带货主播有了很大的区分度。

2023下半年,互联网一平台对其旗下买手做统计,头部买手直播月销售破百万件销量,中上层级买手直播带货月销量几十万件。而除了直播,买手们还可通过日常好物分享、短视频等向粉丝推介产品赚取广告费。多收入渠道,令即使粉丝量刚过万的博主也能获得不错的利益,这也正是“买手”风起的原因。风口之下,许多年轻人跃跃欲试。

小唐

“就想抓住这个风口,就决定去做这个事。”小唐原本是名互联网行业员工,年初辞职后,知道了买手这个职业并产生兴趣,很快他在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账号。借助互联网行业和曾做过主播的相关经验,小唐拥有了不错的粉丝量,达到平台的买手标准,正式开启买手之路。小唐目前主要聚焦潮流服饰、生活好物两分类。他向记者展示他计划对标的买手,也是目前平台上较为成功的账号。记者点进其中一位的主页,主页显示,该位服装类买手曾推荐好物已售190件,产品均价约为1000元左右,总收入大概2万余元。

除了网络平台,也有不少买手通过私域流量获得成功。“我认识的一位姐姐,转入做线上平台的买手,主要耕耘自己的私域,很快就做了起来,拥有很多客人。”谈起身旁买手的成功例子,00后买手小栗介绍道。长期直接接触档口批发货源的小栗的关注点更多放在私域运营上。小栗毕业于服装专业,毕业后来到专业对口的批发档口上班,但因不适应工作的环境和氛围,裸辞后选择进入买手行业,主要聚焦于服装这一类别。在做账号的过程中,小栗借助短视频、图文、vlog等形式,让顾客能被平台上的买手账号吸引,接着再引流至自己的私域,以此形成稳定的客户源。“我的初心是想自己去选品,找我认为值得推荐的衣服。”小栗说道。

  实操    流量、资金、客源皆是困难  

尽管买手前景看似大好,但做买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压力还是很大。”小栗坦诚道。如何在网络上运营好一个买手账号,对心怀梦想的买手来说是个问题。有经验的买手是少数,更多人仍处在苦恼和摸索的阶段。“我发我自己的选品、自己的穿搭,发现流量就是很少,有时候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的选品真的有问题,他们不是很爱看这种。”小栗坦言。

小栗的情况并非个例。有流量、有关注的情况对买手来说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买手面临的是直播0观看量、图文0点赞量的局面。在一些头部买手庆祝直播销量破百万件的同时,常能看到底层买手在平台上发文对自己加油打气:“挑战每天开播卖一件。”

而平台令人琢磨不定的规则恶化了这一状况。小栗从零搭建自己的账号,前几日她因不清楚规则,无意之中触犯平台规则,被封禁限流七天。无法发言、损失流量对一个新买手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更不用说买手日常运营过程中的种种辛苦和所下的心力,比如资金流运转。在购买流程上,小栗需要去批发市场挑货、选货,再在平台上挂置购来的商品,吸引客户。这代表小栗通常得先垫款,收不回成本是时有的事。

小栗

类似小栗的买手还有许多,一位某平台的买手坦言,自己曾为了吸引客户,自费先买下几万元的货物,尽管最后顺利卖出,但过程让人捏一把汗,一旦某步出差错,货就砸在自己手上。

“我有做潮牌的朋友可以接触。但如果我现在花了20万元,结果货全囤在我这里,一旦我发现我的账号涨不动粉了,或者货物卖不出去了,那货就砸在手里了。”小唐也诚实地说,目前他选择先搁置卖货事宜,专注运营账号,通过打造独特的人设吸引粉丝,建立双方的信赖关系,在有了稳定的粉丝群体后再做下一步打算。

此外,做买手如若没有积累客源和人脉,很多环节会面临困难。比如一位买手就在自己的某平台小号抱怨:“几千粉的很难拿衣服。”经销商对刚起步的买手抱有怀疑的态度,不愿合作出货,甚至出言嘲讽是常有的事。

小栗也告诉记者,她认识的那位做得比较成功的买手前辈,在转入线上做买手前开了十几年的实体店,本就拥有一定体量的客户。对普通买手来说,想要像有资源有经历的买手那样迅速起家,并不现实。

  建议    厚积薄发,输出有质量内容  

“买手概念,本质是平台为了丰富平台内容,提高平台专业度,因此激发用户主动分享关于产品的知识和信息的策略。”党宁表示,如“每一个人热爱生活的人都可以成为买手”的倡导语,以极低的门槛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对平台的建设有助力。“对于产品来讲是有好处的,因为有更多用户的反馈。但是分享产品的人是否能够成为买手,其实还是有很高的标准。”

买手需要有具备多项专业特质,成为合格的买手并不容易。而互联网经济的马太效应加大了做买手的难度,顶层买手往往比底层买手享有更多关注。因此,党宁建议,年轻人若想入行做买手,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在前期持之以恒地积累,才能赢得粉丝的关注度。

“推出‘买手时代’的社交平台,其经济模式更像是一个策展平台,它鼓励用户分享个性化和有深度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围绕着特定的生活方式或兴趣爱好,它作为一个社区驱动的平台,其用户互动和社区建设是其核心特点之一。”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金融教研室讲师杨光认为,该平台对买手概念的推助,其主要用意是在自媒体时代分商业版图中分一杯羹。买手的引入,能增强平台商品的专业筛选,帮助平台在商品筛选和质量控制方面建立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强化用户粘性和社区特色,打造区别于其他平台的商业模式。“通过买手这个商业切口,它能够吸引那些对品质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买手时代”这股新风反映了市场对个性化和专业化购物体验的需求。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质量和个性,买手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得到年轻人的追捧,实际上是有一定的市场基础所在的。但这种现象是否能持久,还是取决于买手能否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和服务,以及平台能否保持其商业模式的竞争力和适应市场变化。“需要买手保持质量输出的真实、有趣。”杨光表示。互联网不断产生新的风潮,但回归至最根本,买手也只是一份普通的职业。在狂热面前,更需冷一冷、静一静,让买手“神话”落地,现实、理性地去对待。

青年报·青春上海实习生 林千惠 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