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博会走出来的海派膏方开炉熬制,今年还有“棒棒糖膏方”!
2023-11-1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张莎莎

在刚刚闭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曙光医院海派膏方文化非遗团队第三次受邀进驻非遗客厅,为中外来宾展示了传统中医药的魅力。

11月18日,这一进博会上备受推崇的非遗瑰宝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正式开炉熬制。今年,除了传统青花瓷罐装膏方、小包装便携膏方外,曙光医院还增加一种新的膏方剂型“棒棒糖膏方”,其可爱的造型、可口的口感让传统膏方贴近更多人群,年轻人颇为喜欢。

冷空气发力申城天气冷飕飕的,然而曙光医院膏方制剂室内却是一派火热景象。近60只紫铜锅整齐摆放,药师们用竹搅片翻着紫铜锅里的药材,蒸腾的热气裹着浓郁的草药香,仿佛一只脚踏入了“从前车马慢”的时代,与先贤对话。调配、浸泡、煎煮、澄清、过滤、浓缩、收膏、分装、晾膏,每一步都有着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时间要求,精工出细活,容不得一丝马虎。

据介绍,开炉当天这里将收膏约120料。截至目前,2023年曙光医院膏方预约量已超5000料,首批2000余料已在逐步制作中,不出半月,一料料饱含着中医专家智慧、制剂药师心血的膏方就会送到市民手中。

“自古以来,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多,但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并一直流传至今的却不多,膏方有幸成为了其中之一。作为一种中医药的传统剂型,膏方在漫长的传承中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冬季进补、养生保健的首选。膏方发端于江南,兴起于沪上,‘海派膏方’便成为了其中的代表。”曙光医院朱抗美教授娓娓道来。

据悉,2013年“海派膏方文化”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曙光医院朱抗美教授、余小萍教授被列为代表性传承人。作为这一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在每年冬令季节,即汇集200余名高级职称中医学专家,开设膏方门诊,涵盖内外妇儿伤各个科室,为广大市民和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和养生爱好者服务。

去年起,海派膏方传统熬制技艺重新回到她的发源地。“传统膏方制剂重回曙光,我们依然选择用最传统、经典的古法炮制技艺。一料膏方汇聚了医师的辨证经验、药工的匠心技艺、道地药材的自然精粹,精研、细配、自制,环环相扣,确保膏方的质量和效用。”曙光医院院长房敏介绍。

此外,曙光医院还特设了“海派中医非遗客厅·健康促进服务互动体验”板块,还原展示了2023年第六届进博会非遗客厅上的海派中医文化专场。市民可以零距离感受膏方奥秘,鉴别细料,体验海派中医非遗文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张莎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