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一中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发展 打造“金字塔”型科创教育课程体系
2023-11-23 青年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在今年的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9名学生参加了个人空中射击赛和蜂群舞蹈编程赛两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和1个优秀奖的好成绩。近年来,嘉定一中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科创比赛中频频获奖,这背后有什么“秘籍”?青年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经过多年的转型和探索,嘉定一中已经逐步建成了“金字塔”型科创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发展。

在最酷的社团中发现自己的兴趣

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戴佳怡同学参加个人空中射击赛,获得了二等奖。对于这个成绩,她既感荣幸又有点遗憾——实战比赛时,由于过于紧张,她与一等奖擦肩而过。不过,这次比赛也激起了她的斗志:“接下来,我会更加精进技术,积累实战经验,明年再战!”

目前在嘉定一中读高二的戴佳怡有着丰富的比赛经历,初中起就陆续参加过各种船模建模、航模节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进入嘉定一中后,戴佳怡加入了无人机社团,在这里,她发现了自己在飞机模型制作方面的兴趣。

说起无人机社团,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是不是操控无人机拍摄学校?嘉定一中的无人机课程可远不只是这样!在嘉定一中,无人机社团的学生可以通过组装、调试和飞行,系统学习无人机的工作原理、飞行技术、实操组装等专业知识;也可以进一步学习航拍技巧,用“上帝视角”看世界;还可以通过无人机情景化应用,结合Arduino硬件,探索无人机在救援和测绘等方面的应用。而除了项目化学习外,每年的RWDC真实世界设计挑战赛,学生们还能大开脑洞地和伙伴们一起做一次真实的航天项目,让梦想照进现实。

在飞机模型的制作修改过程中,戴佳怡品尝到了挑战、挫败、收获等各种滋味,也体验到了前进的振奋,她开始畅想未来:“我想飞上(天空)去看看。”于是,她的生活也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她变得爱观察云了,也乐意观察生活中的飞机了,“内心充满了希望,不自觉地渴望前进。”

围绕着“自主”“创新”来做文章

创办于1926年的嘉定一中,2005年被命名为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在经历了若干年的转型和探索之后,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开始围绕着“自主”“创新”来做文章,并用了十年时间,初步建立了科创教育体系。“2016年,我们又把‘合作’一词加入到科创教育建设的理念中。”嘉定一中校长李元介绍说,通过持之以恒的探索,学校逐步建成了“金字塔”型科创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的“金字塔”型科创教育体系嘉懿课程中,从塔基到塔中到塔尖,主体不同,指导思想也不同。在塔基,注重“做实”,面向全体学生,培育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借助人文和科技的合力,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科创教育。在塔中,注重“做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设置了丰富多元的选修课程,从个性化学习和激发潜能入手,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科创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和拓展科学思维。而在塔尖,注重“做精”,通过一系列研究性学习,为特长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科技发展平台,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成长环境。

作为区域内科创教育实践的领航者,嘉定一中的实践经验也在向其他学校辐射。“我们的科创贯通课程,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循序渐进、贯通培养。”李元介绍说,比如空天科技类课程,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无人机操控飞行、模型设计,初中阶段则是编程飞行、模拟飞行,到了高中就进阶到FPV无人机竞速飞行,航拍剪辑等。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