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数字藏品”能赚取高额回报?小心遇到新型非法集资骗局
2023-11-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近年来,“数字藏品”“元宇宙”“虚拟货币”等领域受到了很多人追捧,然而,这些听上去高大上的概念却被不法分子盯上了,成了新型非法集资骗局的幌子。

一般来说,“数字藏品”是指基于NFT技术的数字作品。NFT是英文Non-Fungible Token的缩写,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而产生的不可复制、不可篡改、不可分割的加密数字权益凭证。然而,“数字藏品”多属于非标准化虚拟商品,尚未形成公认的价值确认体系,价格存在巨大波动,易诱使利益相关人员相互串通并参与竞拍,炒高价格,诱导不知情的竞买人冲动出资,使其沦为“击鼓传花”游戏的接盘者。记者从闵行区法院获悉一起涉“数字藏品”的集资诈骗案件。

2022年6月,被告人张某起意并与被告人刘某商议设立“通古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将低价购买或从网络免费下载的图片包装为“数字藏品”在平台上销售,并谎称平台是与官方文化协会联合打造、并与多家博物馆合作联合发布的。

平台建立后,两被告人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社交网站等渠道,面向社会公众推广平台上的“数字藏品”,并虚假承诺“只要购买了这些藏品,不仅能定期以双倍的价格回购特定‘数字藏品’,还能享受平台分红、元宇宙土地优先购买权等专属会员权益。”

不仅如此,经过被告人的精心设计,平台还设置了一些特殊的规则。比如,购买多个特定“数字藏品”后还可以合成稀有高阶的“数字藏品”,购买盲盒可以进行积分冲榜,并兑换现金、苹果手机、名酒等礼品。为了提升可信度,被告人张某还向用户开放二级市场进行交易,还自买自卖,虚增交易量及价格,营造交易火爆且有升值空间的假象。

一波操作后,"通古平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张某、刘某也获利颇丰,在收到用户的钱款两人就陆续提现并分赃。同年9月底,二人见目的达到,为逃避收益承诺和法律责任,张某停止服务器续费,“通古平台”关闭,造成用户无法提现、无法查看“数字藏品”。据查实,该平台吸收数千名用户资金共计134万余元,造成被害人损失共计41万余元。本案审理期间,二被告人均自愿认罪认罚,并已退出全部违法所得用于弥补被害人损失。

闵行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集资诈骗罪,且属共同犯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综合考量二名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及悔罪表现等因素,可以对其适用缓刑,以观后效。最终,闵行区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张某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被告人刘某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法官说法    如何防范新型非法集资手段?  

非法集资行为违反金融管理法规吸纳大量社会资金,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法官提醒投资者,首先,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非法集资的模式和手段在转型升级,新型骗局更具迷惑性、欺骗性。时刻牢记“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警惕以科技创新、绿色产业等为幌子的各种骗局,清醒认识非法集资的危害性,不断提高警觉性。其次,要选择正规投资途径。投资前可通过网站等查询相关企业是否经过法定注册,是否具有募集资金的资质进行查询,选择正规的理财产品,做维护自身财产权益的第一责任人。再者,要警惕高收益率陷阱。对打着“高额回报”“快速致富”旗号的投资项目,投资者应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一般金融产品的回报率,进行冷静分析,警惕投资陷阱,避免上当受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