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诗歌节揭幕,“金玉兰”大奖颁给了这位诺奖诗人
2023-12-02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诗人的使命就是追寻人性,尽管这条道路充满了荆棘。”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尼日利亚诗人沃莱·索因卡今天在上海对记者说。2023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上午在徐家汇书院开幕,索因卡获得本届“金玉兰”诗歌大奖。

索因卡已经89岁了,但他依然保持着诗人的犀利和敏锐。在索因卡看来,追寻人性尽管具有挑战性,但也很有创造性。

成名很早的索因卡,早在37年前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也是非洲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作家。他曾在2012年首次到访中国,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了他的诗情。上海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赵丽宏宣读了“金玉兰”大奖给索因卡的颁奖词,“沃菜·索因卡用他与众不同的诗篇,建构了一个宏伟而幽邃的诗歌花园。他的诗歌,用饱蘸力量的文字,以真诚的态度,深刻的思想,以让人惊叹的意象和异想天开的念头,传达出人间的忧愁和爱。表达着人类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对和平的向往。”

由上海作家协会和中共徐汇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此次上海国际诗歌节开幕式,以“诗,面对人工智能”为主题。近年人工智能深刻影响了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创作。开幕式上,数字虚拟人“诗诗”与主持人互动,并带来了她的祝贺。贺词就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用语十分贴切,毫无违和感,这也让人看到了人工智能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前景。但是与会的著名诗人娜夜却表示,“芯片不是心脏,只有诗人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如何调动了人生经历。起码在我们做诗人的时代,它不会写得比我们更好。”

今天下午,《上海文学》杂志社在静安区文化馆举办“诗,面对人工智能”中外诗人论坛,并为新出版的《上海文学》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特刊举行首发式。特刊中收录了众多国际著名诗人的作品,包括外国诗人沃莱·索因卡(尼日利亚)、马加里托·奎亚尔(墨西哥)、于格斯·拉布吕斯(法国)、伊昂·德亚科内斯库(罗马尼亚)、杰曼·卓根布鲁特(比利时)、托尼·莫查玛(肯尼亚),中国诗人有欧阳江河、陈先发、娜夜、沈苇、熊焱、赵四、安海茵、黄怡婷等。由《上海文学》杂志社为本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编辑出版的这本特刊中,还刊发了有关诗歌创作的评论和随笔,体现了上海与世界诗歌潮流和文学创作的精神衔接。

上海国际诗歌节是上海最有影响力的诗歌平台。本届诗歌节也是近年以来参与诗人人数最多、受邀国家和地区范围最广的一次。据悉,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诗歌节还将邀请著名诗人和上海乃至全国受众诗歌爱好者们全情参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