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修一世,悬壶济万人,中国针灸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上海成立
2023-12-1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一针修一世,悬壶济万人。作为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针灸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中便将掌握针灸保健技术的医生称为“上工”。中医针灸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针灸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近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该院东贵荣教授为主任委员。
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喻晓春希望非遗工作委员会专注于国内外针灸非遗的保护,为针灸这一传统医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做出不懈努力。中国针灸学会将对非遗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共同努力让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上海岳阳医院院长周嘉表示,作为一家以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为特色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华东地区针灸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该院致力于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未来,医院将继续不遗余力地支持针灸非遗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为针灸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首席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中医药委员会会长曹洪欣指出,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他希望,非遗工作委员会积极做好针灸的传承工作,加强针灸学术研究,让针灸为民众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学术论坛环节,来自中国各地12位专家学者从中医药非遗保护,中医针灸起源、形成、传承、创新、发展等不同方面作了主题讲座,共同为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