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案件”讲“大道理”!长宁法院发布涉民法典民事典型案例
2023-12-13 上海

12月12日下午,长宁区人民法院举行“以案释法·讲好中国民法典故事”涉民法典民事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

将民法典从“纸上之法”变为“实践之法”,今年是民法典施行的第三年,也是长宁区人民法院发布十个民事案例的第三年。一直以来,长宁区人民法院切实将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作为司法审判的基本价值遵循,公正审理每一起民事案件,用法治力量筑牢人民群众权利保护的坚实屏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案释法让“小案件”讲述“大道理”,让司法裁判变得明是非、有力量、有温度,让广大群众明白法治社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是长宁区人民法院每一年发布十个典型民事案例的初衷。

不仅如此,此次精心梳理2022—2023年期间处理的各类民事纠纷,选取十个紧密联系群众生活、充分体现司法指引作用的典型案例,总结提炼司法经验智慧,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值得关注的是,每一个案例的选取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凝聚的平等、自由、公正、诚信、法治等价值观念高度契合。

发布会现场,法官表示,案例选取覆盖范围广泛,从具体案由来说,包括房产类纠纷、健康权纠纷、隐私权纠纷、劳动纠纷、合同纠纷等;从价值引领方面来说,分别从诚实信用、意思自治、友善平等、公序良俗等方面弘扬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与此同时,此次的案例涉及住房、就业、医疗、消费等诸多民生领域,体现了长宁区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诉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合法权益保障的关切,积极引导群众向善向上。

从“伪造授权不可取,租金差价需返还”到“雇主已过世,保姆搬离否”,从“患病休息是权利,违法解除须赔偿”到“入职欺诈不可为,忠实义务需履行”.……既有正面弘扬公正平等法治精神的案例,如“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案”,也有反面警示不可违背诚信的案例,如“对虚假陈述依法惩处案”,旗帜鲜明地体现了“让遵法守纪者扬眉吐气,让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的导向。

一件件民事案件虽小,体现的却是大民生。今后,长宁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加强案例工作、深挖案例富矿,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让民法典条文变得更加鲜活生动,以案释法、以法析理、以理明德;通过每一起案件的案结事了和释法说理,宣讲法治好故事,传播法治好声音,使之成为一堂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

编辑:梁文静

来源:上海长宁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