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大片《南京路倒影》作者现身!老电影里的大画幅相机你见过吗?
最近的上海落叶翻飞,橙黄橘绿的色彩仿佛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晴天雨天各有风姿。你的手机随拍里有没有留下身边美景?说起摄影,如今已经成为人们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如果可以“偷师”学一学摄影人的角度和方法,或许普通人也能拍出大片好片。
昨天(12月12日)下午,在文定路208号徐汇区书画协会汇弘楼展厅,一场“凝固的光影”摄影展上,5年前曾风靡全网的那张《南京路倒影》作者杜伟带着作品和心爱的大画幅胶片相机参展。
杜伟 摄影 《南京路倒影》
2018年6月,杜伟用手机随手拍下的这幅雨中南京路街景一夜间传遍网络,之后更被纷纷效仿。有人说充满意境,有人质疑照片是P的,有人担心南京路积水了,媒体还请出市防汛办工作人员答疑解惑。实际上,这是敏感的摄影人杜伟的一次误打误撞。
“我正好路过南京路,看见下雨,所有人都在避雨,没有人跑到马路中间,马路中间是空的,南京路很少有空的时候,当时我只有一个手机,我就拿着伞,自己不打,把前面这一块有雨点的地方用伞遮住,拍了这张照片。”杜伟告诉记者,他是用手机倒过来拍的这张照片,“手机镜头最靠近水面,实际上这一摊水不是很大,大概就是澡盆那么大,但是这个效果很好,当初拍好以后,我就晚上发朋友圈了,没想到第二天在网上一看,好多媒体都用了这张图,都知道上海南京路有水了。”
今年64岁的杜伟是平面设计师兼摄影人,虽然用手机拍出了网红大片,他还是更钟爱用老电影里的那种大画幅相机拍摄壮阔的自然景观。这幅秋天的坝上风景就是用一台星座TOYO810大画幅相机拍成的。
杜伟 摄影 《秋天的蛤蟆坝》
“胶片大概有A4大小,这个相机是8公斤,现在我背不大动了,当初我都是一个一个背到山上去拍的,装一次胶片拍一张,我为什么这次要参加这个展览,是想鼓励大家恢复传统,能够喜欢传统的摄影,胶片摄影,还是很有意思的。”杜伟说。
大画幅相机拍出的影像尺寸大、质感真切,有细腻动人的影调。而参展的另两位摄影人石锡麟、姚恩滇则把镜头对准了日常生活。武康路上的行人、鹤发童颜的老人、提着拉杆箱换装拍美照的中年女性,凝固的光影定格下了一个个美好瞬间。
石锡麟 摄影 《鹤发童心》
姚恩滇 摄影 《候车》
“蛮有一种生活感,很多穿旗袍的中年妇女,体现一种时代的发展和时尚,阿姨妈妈们都相当自信的,说明状态很好。”观众陈先生说。
同样热爱摄影的刘女士最近也没有闲着,南京路、城隍庙,也都留下过打动她的瞬间,“前两天到古树公园看银杏,特别好看的。”刘女士向记者表示,上海很多地标都很漂亮,特别适合老年人走走逛逛拍拍照,“我也退休了,觉得这个爱好是最佳的养生,迈了腿,又养了心,看的东西都是美好的,脑子里都是美景,烦恼就少了。”
展览将免费开放至12月17日,展览地址:徐汇区文定路208号2106室汇弘楼。
编辑:梁文静
来源:上海徐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