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调查|连涨8年后考研报名人数首次下降,减少的36万人中有一个“你”吗?
2023-12-2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一摞书,一盏灯,一张书桌,图书馆中的奋笔疾书,自习室里的通宵达旦,镌刻下考研族勤勉日常。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将于12月23日至25日举行。据教育部网站此前消息,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较上一年减少36万人。这是自2016年以来连涨8年后考研报名人数首次下降。

有调研数据显示,就业前景好(52%)、想去更好的大学(48%)和职业发展需要(46%)是毕业生读研的最主要动机,同时,也有13%的毕业生表示读研的原因是想改变专业。如今,考研减少的36万人,有一个“你”吗?这一现象又释放出哪些信号?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展开多方采访调查。

  ——  现状  ——  

把人数减少当心态调节剂

上海的情况与全国类似,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去年起,上海考研人数已有所下降。今年,沪上高校总体报名考研人数及国内报名准备报考上海高校的考研人数也呈现一定下降。

已经研二的尹同学就此和即将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聊过。“他们觉得,考研人数下降对自己是否能考取意义不太大,大家压力还是很大。反倒是,身边已经上岸的同学基本上都觉得有点‘不平衡’,当初考研的时候人数多,现在又遇到人数最多的‘考公潮’以及艰难的就业季,只能对学弟学妹投去羡慕的目光了。”

上海一所部属高校药物制剂专业大四学生小程告诉记者,他是在今年2月决定考研,考研方向为本校的药学专硕。在今年6月所有专业课程结束后,将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考研复习中。“医药行业对于医药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且学历要求较高,更高的学历能够使自己在就业时拥有更大的优势。”

小程坦言,最重要的专业课已经反复复习了几轮,考研进入最后的倒计时,无谓焦虑只会浪费时间徒增烦恼。当了解到今年考研报名人数成为近8年首降时,他也并没有感到可以长舒一口气,“对于药学专业来说考研人数减少并不意味着竞争就会减轻很多,只要分数达不到要求,就没有被录取的机会,某些院校药学专业曾出现过宁缺毋滥不接受调剂的现象。我也只是把竞争人数减少浅浅当做自己考前心态的调节剂,但不能完全依赖于此,仍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拼搏到底才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小刘在备考期间同时为找工作留了后手。秋招集中了许多知名的企业,如果只顾考研而放弃找工作,一旦考研失利,到明年春天再找工作,那就比较被动了。“考研是希望能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帮助自己多一些人生阅历”,考研报名人数减少,对小刘来说,同样没有太多影响,“做好多手准备,只一条路走到底或许会窄化人生道路。”

考研减少的人数里就有一个“我”

升学还是就业?也有学生坚持认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最好的答案,藏在每一个人踏实前行,始终进取的路上。

应届毕业生小兰称,在考研减少的36万人里,就有一个她。她是今年初时决定不考研,选择毕业时直接就业。“因为对自己原本的专业并不喜欢,前两年一直在纠结是否要跨专业考研,到今年决定放弃考研这条路。”在举棋不定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些学长学姐因就业压力及较高的求职预期走向考研曲线“缓就业”,但还是在真实的就业市场下经受捶打,这让小兰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小兰说,学校非常重视实践,很早的时候她就有意识地去参加实习,增加社会经历和职业体验。大三时,她已经有了多段实习经历,其中主要包括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公司。考虑到媒体行业更加重视实践,在实习中,她也发现近几年就业市场并不稳定,从考研人数下降也可以感受到——考研并不是一条唯一的路径,尽快就业,早日成为就业市场的一员,对她来说或许是更加踏实的选择。小兰的规划是,就业几年后再进行学历提升,那时候或许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她始终期望自己掌握人生,而不是随波逐流,在人生旷野上,永远可以踩出自己从心出发的舞步。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2024届本科毕业生王洋目前已签约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洋认为,通往成功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多种渠道去探索研判,学好一技之长,切勿盲目跟风,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奔赴想要的未来。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它们塑造了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加坚韧、勇敢、智慧,也让我们明白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竞争依然激烈考上也不等于能毕业

即便考研人数下降,但上岸难度一直不可低估。根据教育部公开发布的数据计算,随着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不断增加,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录比逐年提升,从2018年的3.1:1上升至2022年的4.2:1,即4.2个考研的人,仅1人可以上岸,显示考研竞争加剧。

与此同时,未就业人群中再战考研群体不断扩大。《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应届本科生暂不工作计划境内考研的比例从2018届的2.8%上升到2022届的6.7%,翻了一倍多,其中超八成已参加过研究生考试,这也反映出随着考研难度加剧,毕业生首次考研失利的情况更加普遍,暂不就业毕业生中计划再战考研人数不在少数。

“我觉得有点执念——我应该是个研究生,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我的人生有容错率,爸妈也给了我容错空间,我决定再挑战一次。”松江大学城一名2023届毕业生俞同学就是一名“二战”选手,“天气冷了,运动少了,睡眠浅了,痘痘多了,各种世俗欲望淡了,就咬咬牙,坚持到最后吧。”俞同学这样描述自己的状态。

其实,现在读研也不能“混”。2019年以来,教育部持续开展学位点合格评估,2014年至2021年撤销103个学位授权点,196个学位授权点限期整改。此外,加大了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力度,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考研后想“混”毕业越来越难,考上了不等于一定能毕业。

“国家对人才培养要求不断在提高,考生可能从自身角度来讲,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最终还是为了谋得更好的一份职业,因此也会去权衡。”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叶璟觉得,考生现在考研的确没有以前那么容易毕业,落在纸面的毕业要求都比较高,加上以前专硕多为两年到两年半,现在很多的专硕也都改成了三年,和学硕是一样的,学费贵,时间不占优,毕业要求又没有降,也易让学生产生“畏难”。

另据了解,虽然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下降,但是一些院校、一些专业的考研报名人数却出现了上涨,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校及理工科专业。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高校,今年继续保持了人数的上涨。

“我们学校的报考人数近年来逐年增长,今年的报考人数比去年增长15%。”叶璟介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今年开始了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同时学校一些特色专业如化工、香料、生物医药、交通运输、机械等特色学科就业很好,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总体评价也很高,这些都成为学校今年报考人数增加的原因。

  ——  分析  ——  

缺乏理性定位的考研只能是“打酱油”

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考研报名人数曾持续上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341万人、377万人和457万人,2023年增至474万人,而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名人数为438万,较上一年减少36万人。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这都只是看表面的数字变化,考研报名人数回落,并不意味着考研热降温。他观察到,每年考研报名人数,和实际参考人数,是有很大的出入的。统计显示,每年约有三成考生最终选择弃考,如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474万,实际参考人数327万,弃考人数达147万。在上海,报名参加2023年考研的人数为9.4万人,但部分考点的实际参考率仅为七成,约30%的考生未参加考试。

“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比2023年减少36万,并不能直接说明考研降温。因为很可能实际参考人数会比2023年还多。这部分减少的报名人数,很大可能是在报名时就想清楚了,决定不盲目报考。从这一角度说,高校毕业生在选择考研时,比以往更为理性一些。”熊丙奇这样分析。

近年来,很多高校毕业生都把考研作为毕业后的出路,而一些大学也采取高中教育模式,围绕考研组织本科教学,追求考研率。不少本没有读研打算的高校毕业生,也被裹挟到考研这条路上,似乎不报名考研,就是“不追求进步”。然而,由于缺乏理性的定位,相当数量的考研生,只是“打酱油”。

熊丙奇指出,根据考研录取数据,2023年考研录取率按报名人数计算,只有25%左右,按实际参考学生计算,约为35%。在有的本科院校,全校毕业生超过九成都报名考研,而实际上岸率不到20%,那些未能上岸的学生有少部分准备“二战”考研,其他的学生开始找工作,由于一心准备考研而忽视其他大学课程学习,这些学生有可能在就业市场中缺乏核心竞争能力而导致就业难。

“在考研报名时就对自己的实力进行理性、客观的评估,十分重要。明明考研没有希望,却一心考研,最终只会得不偿失。”熊丙奇认为,大学在这方面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生涯发展指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出路。

扭转社会的“唯学历”论,推进我国社会从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的转型迫在眉睫。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就指出,代表国家最高教育水平的研究生教育,要警惕考研的“高考化”趋势,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体制机制改革,让研究生站在创新的最前沿,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

更加务实适度回归不失为清醒

“总体考研报名人数回调与留学、考公考编等方向的分流、学生认知调整、读研成本上涨都有一定关联。”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居怡指出。

“留学市场回暖了,同时,考公考编方面,近两年热度持续走高,部分学生直接专注于考公考编。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生也越来越多,加之近几年受经济环境影响,就业形势严峻,学生发现‘卷学历’未必能解决体面就业的问题。”居怡观察到,近几年已经有不少研究生发现,在其毕业时去应聘的岗位是其本科毕业时就能应聘的,但是相比三年前,就业变得更难了。用两三年的时间去取得一个硕士文凭,未必比大学毕业开始积累工作经验的性价比更高。

与此同时,根据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专硕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成为未来考研报考主流。如今,很多高校的招生简章,都能体现出这一导向性要求。“专硕扩招,势必带来学硕的缩招。相比学硕,专硕学费通常更贵,动辄十几二十万元,部分高校还官宣‘对专硕不予安排住宿’,这也是诸多考生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居怡认为,这些因素的叠加,包括增加免推生名额等措施,让成本越来越高,但回报却不如从前,这导致一部分学生选择考研与否时会更加现实。

华东理工大学学生职业发展中心主任郑东介绍,每年从各校来看都存在一定的学生盲目从众的现象。对于这样的学生,考研目的可能并不是真正热爱学术,想要深入研究某个领域,而是现实就业准备不足,阅历不足,希望通过提升学历增加就业含金量。因而,在谈到今年报考人数下降时候,“更加务实清醒”,是郑东脑海里冒出的第一感受。“学生觉得深造后同样充满巨大不确定性,还不去考公务员直接就业。”

将短期考研抉择嵌进更加长远的人生规划里

智通建设资深HR姜鑫认为,前些年的考研热让研究生的数量激增,使得研究生不再成为“香饽饽”,用两三年的时间获取硕士学历,却很难取得最初期望的那份回报,因此,让部分学生望而却步,选择先就业。但反过来说,用人单位对每个岗位都有专属的要求。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好的企业,看重实际能力也看重学历,所以,学生还是要做好人生规划,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尤其是要有长远的眼光。

“当更多人选择就业的时候是不是选择去读书,大多数人选择深造的时候选择就业,那些现在冷门的专业是不是未来也会热起来,现在热门的专业是不是十年后就落寞了,都是大家应该思考的。”在姜鑫看来,互联网+、直播等行业的大火证明,市场非常大,任何行业都可以很成功,在小众赛道走在了前面,也可以走上人生巅峰。因此,学历的选择、专业的选择,都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些人就适合读书搞研究,有些人就适合社会,有些人就适合走一些技能路线。”姜鑫说。

郑东认为,如今倒是不失为一种理性的回归。“建议学生们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岗位要求,合理调整预期,积极、理性就业。”

对今年的考生而言,虽然考研报名人数首降至438万人,但是相比于各高校125万人的录取计划,竞争依然激烈。居怡指出,今年的考生当心无旁骛、奋力一搏。待考试结束后,建议快速调整状态,用好学校等各类资源,在出分和复试前,努力在寒假实习和春招中积极尝试。

至于对于正在考虑是否考研的学子而言,无论是初战考场,还是屡败屡战,无论是走学术之路,还是为就业蓄能,理性选择、努力应对方为上策。居怡建议:“学子们要跳出考研看考研,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事情、投身什么事业、成为什么样的人,将短期考研抉择嵌进更加长远的中长期人生规划里,我们才能知其何为而为之,更加坚定地奔赴远方。”

叶璟则特别指出,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被一些所谓网络大V的观点带偏,其实,在报考咨询方面,各大高校的研招办都是开放的,老师们都会耐心地做出介绍,国家更需要哪些人才,上海现在的三大先导产业对应哪些专业,有哪些新政,再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特长综合判断,而不是听风就是雨地盲从抉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