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好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伞”,这个大咖论坛开讲
2023-12-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在上网时哪些行为最可能会引发安全隐患?如果发现自己已经遭遇了网络诈骗该怎么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12月20日下午,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抛出,闵行区颛桥镇2023年度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会暨第四季度大咖论坛——“颛”注“未”来,共筑网络安全“防火墙”活动在颛桥中学拉开帷幕。

围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活动邀请了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刑事法律系副主任、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律师实务研究院副院长王晓华;奇安信集团行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闵行区院第七检察部三级检察官助理,上海市检察机关第八届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业务策论”优秀奖获得者潘奕辰;颛桥派出所反诈宣传专员项婧妍,分别从网络安全总体形势以及基层一线遇到的保护网络安全实务等角度,为颛桥镇未成年人分享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如何预防网络诈骗等内容。

据介绍,在中国的网民中,未成年人的比例已经达到18%。与常规讲座不同的是,今天活动的互动性特别强。为了引发孩子们更深刻的思考,主办方基于高频网络安全问题,设置了几个极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孩子们通过站队的方式选择ABC答案,然后由专家来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使用社交媒体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安全的?”这个问题可难住了不少孩子,一直在纠结到底选择哪个。社交媒体是未成年人上网活跃最多的地方,现在骗子的骗术也越来越隐蔽,的确有些时候,孩子们是防不胜防的,对此,裴智勇分别分析了这几个选项的问题所在,并给出了预防被骗的锦囊妙计。

六年级的黄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平时经常上网,通过今天的活动,才知道原来网络上有那么多的“坑”,以后要提高警惕,防止落入陷阱。苗同学表示,今天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都是和自己差不多年龄的青少年,更加督促自己要学习反诈知识,不要被不法分子利用。

“少玩游戏多运动,免费信息勿轻信。好友同学遇事急,不忙汇款先联系。扫码充值发福利,多倍返利是骗局。低级购物有猫腻,不贪便宜不贪心。个人信息要保密,共享屏幕勿开启。”在朗朗上口,干货满满的反诈顺口溜中,今天的活动落下了帷幕。记者了解到,颛桥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自2022年成立以来,推出家庭教育系列“成长树”大咖论坛、“智慧雨”家长课堂、“七色花”性别意识教育、“四叶草”个案咨询四大品牌项目,2023年度累计吸引40000余人次的家长和未成年人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就在昨天,还代表闵行参加了街镇未保站建设服务案例和儿童福利工作者风采展示活动。

颛桥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依托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以社会时事发展为导向,因地制宜的开发出具有颛桥特色品牌课程,共同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让每一名颛桥儿童都能够平安、快乐、健康的茁壮成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