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传承从娃娃抓起,闵行15所中小学成为戏曲传承联盟校
2023-12-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沪剧《大雷雨·忆君》、越剧《十八相送》、昆曲《孽海记·双下山》、京剧《梨花颂》……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戏曲剧目中小学生表演起来也非常像模像样!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包括闵行区七宝明强第二小学、闵行区花园学校、上海市古美学校在内的15所中小学“官宣”成为闵行区戏曲传承联盟校,而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则被授牌为“闵行区戏曲联盟实践基地”。今后,闵行区教育局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将在戏曲艺术教育普及方面进一步合作,不断深入推进戏曲联盟实践基地建设,通过丰富的内容提升质量,为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赋能助力。

闵行区开展戏曲教育活动已有8年,迄今共有15所学校的2852名学生参与了戏曲普及课程学习和1024个课时的戏曲社团活动,1万多名中小学生参与了沪剧、越剧、京剧、昆曲等项目欣赏活动。

作为上海的地方传统戏剧,沪剧以其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易于塑造现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受到不少人喜爱。2006年,沪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明强二小的“戏剧进校园”活动中,沪剧团的老师们走进校园,不但给孩子们演绎了经典沪剧片段,还用通俗的语言为孩子们介绍“沪语文化”,让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的孩子们,感受海派传统文化的独特。

振兴戏曲艺术,是大力实施“大思政系列活动”和推动闵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张军表示,最有价值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建立起了戏曲联盟实践基地,也许这里就有着全世界最美丽的风景,“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种美的感受,与每一个戏曲传承校以及未来将成为戏曲传承校的孩子们一起分享。”

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王维刚也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促进校校联动,让戏曲传承活动在闵行更多的学校开花、绽放、传承、发扬,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光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