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网红讲解员:观众历史间,架起一座桥
徐迪(右)讲解时,更像是在与朋友聊天。本文摄影 青年报记者 施剑平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黄金器物478件,有饼形金、褭蹏金、麟趾金、金钣,合计115公斤。单以如今的金价来换算的话,我查了一下,总价值差不多在8000万元人民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金多多’展览。”12月29日,闵行博物馆新展“相遇海昏侯——西汉刘贺墓精品文物展”开幕,宣教部主任徐迪又投身到了排得满满当当的讲解工作中去。他以现代语言为媒介,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既通俗易懂又风趣幽默的讲解风格早已经圈粉无数。许多观众慕名而来,不少人特意排队等候他的讲解场次,甚至二刷、三刷。通过讲解,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火”起来,激发起更多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亲近与神往,入行10年的徐迪一直在探索、践行。
“相遇海昏侯”特展在闵行博物馆开幕。
不愿照本宣科的文化使者
2014年,徐迪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毕业,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进入了闵行博物馆,负责马桥文化展厅的讲解工作。凭借着过硬的业务能力,入职不到5个月,他就获得了两个市级讲解员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我对讲解工作的理解,也是在不断进化的。随着一场场的解说,我觉得光是用‘声台形表’的技巧将现成的讲解稿‘演绎’好,是远远不够的,讲解员不应该是人肉传声筒。”徐迪说道,“更高质量的讲解,肯定不是制式化的,而是可以有讲解稿之外的内容拓展,也可以有讲解员自己的个人风格,干货满满又充满真情实感。”
作为一家区级博物馆,闵行博物馆的人手算不得充裕。虽然徐迪的岗位是讲解员,但是他在平日里常常要身兼数职,参与到策展、布展、宣发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中去。他开玩笑说,有时候甚至一个人就是一个部门。那个时候作为讲解员的徐迪可谓身经百战,但有时候他还是会不自觉地拿起架子“端”着讲,“这种状态不太对,借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缺乏‘松弛感’,”徐迪坦言,“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足够的自信,从内而外,自然流淌。”
徐迪的破题之道正来自于那段身兼数职的“打杂”经历。“不断地去看,去听,去做,去悟。”徐迪说,他甚至有些感谢那段忙碌的时光,让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最短的时间里丰富了阅历,增长了见识,积攒了底气,在了解一个展览、一件展品来龙去脉的同时拓展其背后的故事,不管是通过人物访问还是现场考察,他总能挖掘出不拘泥于史料文本的更生动、更有趣的内容。当个人独到的理解和感悟被融入到讲解中,属于徐迪自己的风格诞生了,他不再拘泥于照本宣科,他的讲解开始脱离传统意义上的讲解范式。听徐迪讲解,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侃侃而谈,相互启发。也不知从何时起,徐迪手里的讲解稿不见了。
选择拥抱时代的文化博主
2019年,未满30岁的徐迪被任命为闵行博物馆宣教部主任。身为90后的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短视频成为了他的首选。于是,宣教部徐主任便成了博物馆小迪哥——一个活跃在抖音、小红书、B站等社交媒体上的文化博主。
“根据观展需求,短视频也是需要不断迭代的,就目前来说,我们的视频已经是第三代了。而且根据不同平台的受众,我们还会拍摄剪辑出不同版本。”徐迪分享着他对短视频制作的心得。以这次“相遇海昏侯——西汉刘贺墓精品文物展”为例,开幕前,他前往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除了交接文物外,最重要的就是实地探访,挖掘细节,拍先导片。回来后,他便马不停蹄地为志愿者讲解员进行培训。去南昌“打前站”时,徐迪用一天半时间拍下的整整180张照片,组成了对刘贺一生的详细介绍,这些照片也成了培训时最直观的资料。“这些照片几乎涵盖了遗址博物馆里所陈设的所有内容,特展所涉及的展品是其中最精华的部分。”徐迪介绍道,他在培训时甚至讲了很多本次特展中并不包含的内容,“但是我觉得,讲解从来都不应该仅仅是就事论事地介绍展品,而是有血有肉地还原人,还原史,这是我自己做讲解时候的工作方法,在培训志愿者的时候,也一以贯之。”
让徐迪感动的是,就在他此次出差前,已经有好几位资深的志愿者讲解员自行前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做功课了,而他们也并非个个原本就是资深的文博爱好者,不少都是之前来听他讲解的普通观众,被中华传统文化所深深吸引,从而不断倾心、投入、进阶,从倾听者变为传播者,最终成为了博物馆里的“卷心菜”志愿者。
让人上瘾的现场讲解
“乐居长安——唐都长安生活展”“盛世回归——海外回流文物特展”“汉·无极——马王堆文物精品展”“漠北锋鸣—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精品展”“万历那年——明十三陵万历文物特展”,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特展是闵行博物馆试图将传统文化巧妙串联,以全新方式呈现给观众的最新尝试,而在徐迪的讲解中,他会自然而然地将常设展与特展的内容相互关联,从而进一步拉近展览与展览,展览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刘贺只做了短短27天皇帝,便被霍光指出期间干了1127件坏事,被赶下皇帝宝座。而这个霍光,也正是上海资格最老的城隍爷。”徐迪此话一出,不少观众都发出了惊叹声——连这都可以“连上线”?随后,他抖出了包袱:“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这个典故,在闵行博物馆二楼的‘上海县700年展厅’里就有。”
有观众说,听徐迪的讲解真的会上瘾,他总能把枯燥的展品说明,转化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历史情景,那些人物故事、考古内容、高冷知识在徐迪触类旁通的现场解说下,总会让人觉得眼前一亮。
谈起未来,徐迪又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的目标——闵博会客厅的主理人,同时他的短视频也将迎来第四次迭代,邀请闵行博物馆忠实粉丝里各个领域的达人,从不同的视角来做讲解,学科的碰撞、内容的跨界,或许又将推动新一轮的热潮。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