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现|10元一杯的咖啡!去哪儿喝?
2024-01-0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刘昕璐/文 吴恺/图、视频

如今的市场上,还能喝到10元一杯的品质咖啡?没错,在上海的大学校园,或许就能找到。不仅如此,情怀、氛围、故事,在上海各大高校的自创咖啡店里,也都不缺。记者了解到,不少高校的自创咖啡品牌,还申请了商标,成为了专属。

 ※ 喝情怀 ※ 

   ▎复旦大学 ▎抹云咖啡,复旦人的悠然记忆

藏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4号楼创新创业学院一楼的抹云咖啡,只有约30平方米,好似闲适白云悠悠飘过,这样的小小空间里已经潜藏着几届复旦人的悠然记忆了。

“抹云咖啡源于‘一抹白云’,同时又与复旦大学的抹云楼同名。2017年精品咖啡文化‘席卷’上海,所以我们决定在复旦大学校园内开一家学生创业咖啡门店。”抹云咖啡创始人之一李阳介绍道。

邯郸校区的抹云咖啡门店较小,但溢满着温馨,时有人在此讨论交流,也时有人愿意在这里自习一整天。自由氛围里更易迸发灵感与智慧,这也是创始人的初衷。在咖啡店的角落有一片留言墙,记录了“抹云”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这里也常常会收到海外校友、留学生寄来的明信片。

而另一家抹云咖啡则位于江湾校区物理科研楼。李阳介绍,咖啡店内选用了可以灵活拼凑的六角形桌椅,呈现“分子结构式”,早在四世纪的古希腊,数学家佩波斯就提出:蜂窝的优美形状(六边形)是自然界最有效劳动的代表。当中有一面黑板,供师生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探讨问题。同时,抹云咖啡支持师生在此举办学术交流、社团活动、文艺沙龙等活动。

咖啡店主要经营品种有意式咖啡、中英茶饮、特色软饮和手工烘焙糕点等。“我们的咖啡豆都是由我们的团队自研烘焙的。”谈及此,李阳感到十分骄傲。

店内不仅弥漫着咖啡的醇香,墨香与书香同样是抹云的主流。咖啡杯套上的校训提醒着复旦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每学期举办的抹云读书会,也会鼓励着参与者保持阅读习惯,以严肃阅读完成自我启蒙。

▎同济大学 ▎校友之家,喝杯咖啡就回到了“家”

在同济,三个校区的咖啡馆加起来有十几家,除了一些和咖啡品牌的合作店之外,大部分都是同济师生自创的。其中最有“家”的感觉的,还是“校友之家”咖啡。

位于四平路校区的旭日楼,2015年3月作为同济“校友之家”正式对外开放,自此成为了师生校友交流互动的空间、学校文化展示传播的平台。同济的设计元素在这里尽情体现,改建升级特别联合了从事城市空间设计的同济校友的专业工作室,不仅清晰地划分出了功能区,也有很多设计巧思。天花板上的凹凸方块元素,被运用在立面造型上,大量优雅自然的胡桃木纹采取横竖拼法加强体块感,带来一种和谐而充满美感的对比。

“好的家就像是牛奶咖啡相融的拿铁,喝起来很温暖浓郁,像是拥抱。”每一杯咖啡上都有“welcome home”的字样,咖啡口味也时常更新,还有着工科生的特别设计。比如曾经推出的一款限定版方程式冰咖,X=咖啡,Y=牛奶 ,Z=甜度,让客人根据个人的喜好建立属于自己的咖啡方程等式,让喝咖啡也来点小小的仪式感。30余人的学生管家团队在这里提供服务,还能在这里挑选同济设计的文创产品。

▎上海理工大学 ▎1906咖啡,喝出时间的味道

“喝出时间的味道”,是上海理工大学自创咖啡品牌“1906咖啡”的理念。名字源于上理前身沪江大学的创建年份1906年,“出身”于学生勤工助学中心,全部由学生自主开办运营,这家大学自创的咖啡品牌如今还走出了校园,走入了社区。

走进上理军工路校区北校区,沿着湛恩大道弯入沪江国际文化园,德国文化交流中心的小洋楼后面,就是一家1906咖啡吧。阳光下,闻着咖啡香,欣赏着红砖老建筑,看看书,聊聊天,室内户外都充满了惬意滋味。而在一路之隔的南校区,“1906”则和书香为伴,位于图书馆一楼的空间更为宽敞,还开辟了一处活动交流场地,2024年,已经有10场活动的计划表上墙。

从2009年第一家沪江1906咖啡吧的诞生,如今上理已开出8家1906咖啡吧。隶属于上理工学生勤工助学团队,10余年来,这一咖啡品牌全部由学生一手打造,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从最初的2、30人到如今的150余人大团队,还在去年7月首次将这个咖啡品牌输出到了校园外,在长白新村街道开出了社区版1906咖啡馆。“目前团队基本都是大二、大三的学生,我们排班比较细,也考虑到学生的课业等问题。”1906实体运维指导老师葛寓滢告诉记者。

“与其说它是一家咖啡吧,不如称它为一个家。”上理工材料与科学工程专业大三学生罗文杰是葛寓滢的学生助理,今年暑期加入到了长白街道的1906做咖啡师,为此还专门经过了咖啡师培训。“和到普通咖啡店打工不一样,在1906上班,会更有乐趣,更愿意花时间干好这个事情。尤其是走出去后,更有一种代表学校的荣誉感。”罗文杰说,同学们如今喝到了好咖啡,还会自发去研究配料。而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也让还在校园的同学们感受到了更多“接地气”的经验,对社会有了更多接触。

犹如版画作品的1906标识,底下是上理的代表性建筑——音乐堂的外廓线条,这是每一个1906咖啡杯上都能看到的专属图案。上海尚理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柴小玲告诉记者,目前1906咖啡已经注册了商标,目前1906咖啡一年的单体营业额就有128万。

“经常有校友来到学校,都要来喝这一杯咖啡。”上海理工大学产业处副处长尚娅告诉记者。“这不仅仅是一杯咖啡,与校史文化的融合,又经历了几代人的深耕,从最初由学生创始到变成学校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1906这个自主品牌里所蕴含的是一种情感共鸣。”

而和校园外的咖啡品牌不同的是,这一校园咖啡品牌更承载了育人重任。在这个咖啡平台上,每年学生技师就有46人,由学校付费对他们进行咖啡技能的培训。咖啡师、服务人员等岗位,一年约有200多个学生滚动进出。“很多初进社会的学生,常常被说冲不好咖啡、不会复印,我们的学生却在学校就熟练掌握了这样的技能,同时还在这个平台上学习了待人接物的方法。咖啡馆由同学们自主运营,也让他们树立了主人翁的意识,在得到好评时获得成就感。”尚娅表示,这样的育人功能不仅仅在咖啡业态,还在更多其他校园产业业态中呈现,真正做到了产业育人。

也因此,一杯10元的咖啡,能够从2009年维持到现在,并得到了很多认可,甚至有其他学校找上门来,希望引入这一品牌。“未来随着杨浦滨江岸线的进一步贯通,上理的围墙也将打开,我们希望我们学生做出来的这一咖啡品牌,作为上海理工大学的文化符号,沿浦江流淌,让更多人可以喝一杯拥有时间味道的1906咖啡。”尚娅表示。

 ※ 听故事 ※ 

   ▎上海外国语大学 ▎用世界的语言说咖啡故事

SISU Roastery世界·语咖啡,登录“大众点评”,这家位于上外校园内的咖啡馆赫然在目。“没想到一家学校里的咖啡馆,咖啡这么地道。”有网友这样点评。

方桌木椅,暖黄光晕,袅袅咖香氤氲着书卷笔墨,暖阳倾泻而下,或小憩或自习,或捧读或伏案,或驻足或徘徊,这正是位于上外虹口校区中庭的SISU Roastery咖啡馆内的情景。来自不同国家语言的咖啡名、留言条,在这个小小的咖啡馆里随处可见,正如不时进来的外国面孔一样多。

而上外的元素,从咖啡到各种周边,也随处可见。不起眼的纸质咖啡杯套上,世界各大洲的轮廓图与“上外蓝”的底色水乳相融,宛如神秘深邃的大海,又暗示着这颗美丽蓝星上文化的交融。在蓝底上,用多语种写成的“咖啡”不仅是对于饮品名称的介绍,更有上外独有国际化特色的低调彰显。咖啡杯上的logo,还是刚刚出炉的独家设计。

“这是松江校区的图文信息中心楼穹顶造型,一直以来也都是上外的象征性元素,我们用线条进行了简化,类似于一个倒放的咖啡杯。将两个图形进行叠放成为logo的主体图形,呼应学校简称SISU首字母S,意为把上外的校园文化、咖啡文化相结合。”上外咖啡品牌创始人郭立勇告诉记者,色彩上依然参考了上外的标志性蓝色,降低了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使色彩更加稳重,又不失年轻活力。

2019年上外70周年校庆时开启上外中庭咖啡馆之旅,如今已经在松江和虹口两个校区开办了4家咖啡馆和1家文创品牌店。“之前我们都是用所在位置来命名,比如上外中庭店,上外河岸店之类,去年我们代表上外去参加徐汇滨江咖啡文化节的时候,有了打造更符合上外特色的品牌的想法。”郭立勇说。

命名为SISU Roastery世界·语咖啡,英语代表了上外的简称加上烘焙的英文,中文名的“世界”代表的是上外的学校特色——这里有来自全世界各国的人和元素,“语”则是个动词,代表的是阐释,用“世界的语言来诉说咖啡的故事”,是这个中文品牌名的涵义。

除了包装、logo,咖啡本身的风味也是这家校园自创咖啡品牌所注重的。去年起,这家校内咖啡馆还注册了美团外卖平台,周边3-5公里距离的居民都可以随时点一杯上外咖啡。“这个世界·语咖啡是我们的特色。”虹口中庭店长潘怡霏向记者展示,这是不同国家风味的特调咖啡产品,以各国名字命名。比如爱尔兰咖啡会带有朗姆酒的风味,“考虑到在学校里,我们没有放酒,而是以朗姆酒风味的果酱代替。”又如土耳其咖啡,是直接和咖啡渣一起煮的,这也是土耳其人爱喝的口味。店里最热卖的是一款墨西哥坚巧咖啡,“它其实是美式里面放花生粉,做出来香味特别浓郁,很多人都很喜欢。”

在茶的国度,咖啡是舶来品。上海开埠后,西风东渐。各式各样的咖啡逐渐成为了都市生活的新风尚,而在上外,咖啡文化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咖啡馆的诞生,还随之诞生了一个上外咖啡实验室,不定期举办一些和咖啡文化有关的活动等。

单词coffee,cafe或caffe确切源自于哪里并不得而知,coffee一词源自土耳其语kahveh,或阿拉伯语qahwa,更早源自荷兰语koffie。了解语言的诞生和起源、不同语言之间细微却又巧妙的差异,是学习语言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而在上外咖啡馆喝一杯咖啡,或许就能获得这样意外的科普。

▎华东师范大学 ▎开在樱花步道旁的“勤咖”

华东师范大学一直有着“爱在师大”的美誉,如今,学校后勤保障部又开始践行“吃在师大”的理念,打造起学校自营品牌咖啡店,给广大师生提供更多的美食和更好的服务。去年10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樱花步道旁的“勤咖”开业了。

“勤咖”的命名主要是一个“勤”字,它既代表着是后勤保障部自营的品牌,又体现了“四勤”精神,勤劳、勤俭、勤恳、勤勉。小小的门面集合高品质的咖啡口感、高质量的蛋糕点心,为在校师生日常学习、教学、科研时光提供活力和能量的同时,巧妙将咖啡与“四勤”精神相结合,为品牌赋予了独特内涵。

有趣的是,对应“四勤”精神,“勤咖”独家供应4款饮品也是让师生们喜爱有加:咸——海盐摩卡、甜——玫瑰拿铁、酸——柠檬美式、苦——双份星球。除了特殊节日的优惠活动外,日常咖啡店也会推出满赠、新品试吃等活动,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为赶“早八”的同学们提供新的早餐选择。

上课路上,点一杯咖啡,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休闲午后,点一杯咖啡,坐在河边,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或是看书阅读,或是和同学组织小型讨论会议,感受美好的校园生活。

待到今年樱花绽放时,“勤咖”还将邀请大家在樱花步道漫步的同时,再喝上一杯樱花季的限定咖啡。

 ※ 感氛围 ※ 

   ▎东华大学 ▎让咖啡香陪伴书香

咖啡店与书店合为一体,让咖啡香陪伴书香,也成为高校咖啡的独特氛围。

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第三教学楼的背面,是一家小小的文绮书店,原名上海学人艺术书店,为东华大学出版社下属书店,成立于1997年,2020年12月经升级改造后开始试营业,并更名为文绮。这家以纺织服装、艺术创意、生活美学为特色的时尚书店,集咖啡美食、沙龙讲座、艺术展览、创意市集为一体,成为了一个小而美的休闲空间。

书店一边是图书环绕的开放式图书馆设计空间,围坐在台阶式座椅和小圆桌边,可以看书、品咖,可以自习,也能开展文化艺术沙龙等活动。绕过拱形的回廊,穿过文创区,就是私密的咖啡区,每个季节都有限定款咖啡,还提供酥软的面包、甜品。东华的时尚设计特色在不少细节处尽显,比如通往咖啡制作区的布帘上咖啡师团队的漫画像,以及充满创意的东华文创,还能找到不少别处看不到的时尚艺术设计类书籍。

▎华东政法大学 ▎听得见钟声望得见苏州河的“馆下1575”

坐落在万航渡路1575号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作为上海城市史上最早的大学校园,拥有与苏州河美景相得益彰的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深深镌刻着百年近代高等教育和70余年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印记。百年建筑与悠悠河水相映生辉。

靠近苏州河步道,有一个校园咖啡馆——馆下1575咖啡馆,花色多,风景好,随着校园彻底融入滨河,这个通体透明的咖啡馆在师生和市民心中愈加积攒起了好口碑。

“馆下1575”似一个谜面,真正的意思是“图书馆下”,书香氛围弥漫,1575则是校址的门牌号,这些对于校友来说,都是再美好不过的青春记忆。除了拿铁、美式、卡布奇诺等常见咖啡,这里被点的最多的是特色咖啡。有华政校徽LOGO、I ❤ ECUPL、还有“我爱你中国”这样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咖啡拉花。

一款名为“韬奋钟声”的特色咖啡也是大家拍照打卡的绝好选择。已经129岁的韬奋楼,是校园内一栋有着气派钟楼的建筑。每当钟声响起,一代代青年的梦想和抱负便从这里起飞。时至如今,你依然能在整点听见钟声响彻。一边品咖啡,一边伴着钟声了解建筑往事,也成为了在这里可以享有的BUFF。

咖啡馆里有小型包厢,阳光房,方便开展小型会议、学术讨论,还有许多可以随时翻阅的书籍,对外售卖的校园文创纪念品。在咖啡馆外,正对着苏州河步道,两个高脚吧台设计位也是热门之选,让喜爱在户外“恰咖啡”的朋友们更大限度享受到校园与城市相融的最美景致。

▎上海体育大学 ▎咖啡和运动如何碰撞?

上海体育大学的“运动牌咖啡”也开在了学校外清源环路上的绿瓦体育书店内,这也是沪上首家体育主题书店,在这里,可以感受图书、咖啡、文创、体育等多重元素的交融。

2019年底向社会开放的书店内,设计体现了“书山有路勤为径”的涵义,600余平方米的阅读空间,以中庭13米高的“明月山”为“主峰”,19座蓝色“山岛”环伺周围。每一层都有藏书空间,四处挂着体育海报。在这里,也能找到很多特别的体育文史、体育科普、体育经济管理和运动健康养成等体育类书籍。

店里的咖啡更是凸显体育特色,一杯咖啡,拉花别出心裁,跑步、足球、体操,想要什么样的体育运动图案都可以满足。这里的绿瓦咖啡杯、绿瓦大楼徽章、健身包、钥匙扣、公仔、衣帽等文创,也大都源于上体学子们的设计,学子们的奇思妙想,在书香和咖啡香中更为满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刘昕璐/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