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两会:通过设立人才公寓会客厅等优化青年公寓管理服务
2024-01-1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青年是城区发展的主力军,如何让青年圆“安居梦”?在长宁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青联和共青团界别提交了一份《关于重视青年住房问题,打造长宁青年宜居之城的建议》的集体提案,并建议可以通过设立人才公寓会客厅等优化青年公寓管理服务,让更多资源和服务送进青年公寓。

  // 保租房有缺口,社区配套服务可提升 //  

不久前,长宁区政协委员、区青联常委瞿子涵参加了长宁区“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集中活动,实地参观了全市首批挂牌的“新时代城市建设管理者之家”项目晨建公寓,这是长宁区面向新就业群体推出的第一批公共租赁住房,由镇宁路405弄4栋征收后的老旧居民楼改建而成,目前可提供38套房源共104个床位,首批入住者主要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新就业青年群体和基层一线工作人员。

现场,圆通速递快递员石俊松说起入住后的感受,觉得很安心,“居住环境改善了,最重要的是减少了通勤时间和租房成本,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工作也更稳定踏实。”

交流发言时,瞿子涵就提到,建议深层挖掘人文关怀,开展青年相关社区活动,关心青年生活状态,同时增加配套社区服务,降低青年生活成本,留住更有竞争力的人才。

这次区两会,瞿子涵与其他五位委员一起代表青联和共青团界别提交了一份《关于重视青年住房问题,打造长宁青年宜居之城的建议》的集体提案。在基于《长宁区青年宜居安居需求调查与政策改善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委员们发现,目前长宁保障性租赁住房有缺口,要增加保租房供给需盘活区内宝贵的存量土地资源,补足资金缺口,还需解决部分保租房与青年需求间存在偏差等问题。

青年对房屋中介和租赁平台依赖性大,但是信任度不高,而且住房房源信息分散化,海量信息质量不一。不少青年反映,租房时遇到过虚假房源、房屋改装、隐瞒房屋缺陷、强扣押金等违规操作。此外,青年社区配套及服务仍存在改进空间。

  // 通过会客厅优化青年公寓管理服务 //  

对此,委员们建议,要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侧优化,创新“青年公寓”房源渠道,规范市场发展。比如,可以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和企业投入青年刚需住房市场,可以用“青年公寓”命名,增强其在青年住房市场上的辨识度。优化商品住房配建政策,鼓励改造存量住房的同时,尽量满足“青年职住”便利需求,平衡“青年住房”区域匹配,优化保障性租赁住房商业模式闭环,实现长效可持续发展。

在加强对租售住房市场的监管力度,汇集住房信息,完善平台监管机制的同时,委员们也建议,可以拓宽青年住房政策宣传渠道,结合青年需求统筹做好青年社区及周边配套设施服务升级。“党团部门不仅可以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进行宣传,更可以制定青年安居地图,任命青年政策宣介官等多种途径进行政策宣传。”

瞿子涵还表示,可通过设立人才公寓会客厅等优化青年公寓管理服务,解决入住青年实际需求,同时结合青年需求偏好统筹做好青年社区及周边配套设施升级,如医疗、餐饮、通勤、快递、健身设施、宠物等。“可以夏天送清凉,冬天送温暖。这周末我会参与举办一个写福字、写春联的活动。下周会将这些福字、春联送进晨建公寓,提升青年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