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政协现场咨询会上,委员们心系青年住房与体育中考
2024-01-2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郭容/图、视频

1月22日中午12点,政协现场的咨询处人头攒动。政协委员们带着问题和期许前来参加咨询活动。委员在活动上都关心什么?现场,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看到,委员咨询的话题既包含广大家长和学生在乎的中考体育,又有与年轻人息息相关的租赁住房问题。截至下午1:30,参加现场咨询活动的单位共36家,现场接待委员咨询130人次,涉及116个事项。

  == 减弱“一考定终身” ==  

在上海市教委的“摊位”前,市政协委员朱东向负责人询问了今年中考体育有什么新的改革,以及如何提高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得到充分而有效的锻炼,而不是短期内为了考试突击锻炼。

“很多家长认为,应付体育考试会占用很多时间,有的索性就希望不要考体育了。这其实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会导致近视率高、抑郁症频发、身体素质差等问题。也有一些家长很担心,万一孩子在考试中没发挥好该怎么办。此外,我们也很担心,家长只是在考试前一两个月突击体育,只为考试。这实际上是违背了希望学生持续锻炼的初衷。”市政协委员朱东说。

之所以会来到现场咨询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一直很关注上海中考体育最新动向。在2022年,朱东联名提交了一件《关于完善体育中考保障机制的建议》的提案,建议逐步提高体育中考分值,建立科学的符合上海市中学生体能、体质现状的评分标准。

市教委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上海中考体育改革新方案更注重体育过程性考核。目前上海中考体育科目满分30分,以后可能会逐步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重。“今年的中考方案还在研究中,然后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会在年后发布相应的通知。还有一点,怎么能够把这个过程化的监管做到位。”对方表示。

近年来,各个省份都在对中考体育标准进行持续的优化和改进,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相较于其他省份,上海的中考体育标准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并已将“体育锻炼与健康体检”等核心内容纳入每年的学业水平考试体系。这一变革旨在激励学生更加重视体育锻炼和健康管理,培养他们的自主锻炼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注重过程性评价是我们教育评价改革的一个大的方向。”对方表示。“因为体育中考的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引导孩子们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健康水平,让他们其实是要养成运动的习惯。”

  == 让“建设者之家”惠及更多年轻人 ==  

近年来,上海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筹措建设力度,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为了让这项民生工程更进一步,不少政协委员带着他们的提案来到了市住建委的现场咨询处咨询,黄罗维也是其中之一。

“外来务工的年轻人,他们为上海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那么我们也应该要为他们提供服务,让他们居住得安心。”黄罗维说。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调研,来到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了解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情况。这给他带来了提案的灵感。

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是上海在2023年开展的全新探索,主要针对一线务工人员,以及新就业、创业初创人员定向供应。目前这一项目受益人群相对较少,亟待扩大覆盖面。黄罗维建议政府加大对包租房的政策的投入,提高补贴标准,简化申请流程,让更多的年轻人受益。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上海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间)以上,达到同期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40%以上;到“十四五”期末,全市累计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总量达到60万套(间)以上,其中形成供应40万套(间)左右,全面健全完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供应体系,加快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

此外,黄罗维还建议,政府关注年轻人的住房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住房政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住房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政府应该密切关注这一变化,及时调整住房政策,满足年轻人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可以推出针对单身青年、新婚夫妇、育龄家庭等不同群体的住房政策,让政策更加贴近年轻人的实际需求。

他期待这样的“家”会越来越多,让他们能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郭容/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