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Talk|张笑丁:探索文化创新,大剧院一直在元年
2024-01-2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常鑫/图、视频

青年报·青春上海的视频访谈栏目《上海文化Talk》,已经走进了第5个年头。它以上海各大文化机构“掌门人”的专访为原点,对话的系列嘉宾中,包括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

如今,栏目在进行一个简单的回眸时,选择了再次对话这座城中著名文化地标之一的负责人。巧合的是,大剧院也刚刚告别了25岁生日,迈向了下一个征程,一切都正如它当下演出季的主题词“元”——回归初心,再度出发。

在对话中,张笑丁以一座剧院和这座城的25年同频,回顾了上海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但她也说,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要求,就是永不止步:“曾经和现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依然是在为未来打基础。”

  == 一部音乐剧折射的产业进步 ==  

《悲惨世界》

这些天去上海大剧院观演的观众,在一楼大厅总能看到典雅奢华又充满浓郁新年氛围的展览,它是百老汇沉浸式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上海制作版的专题展。长长的隧道式展陈路径中,是中方团队为这部大剧所打造的酷炫视效。而10公里之外的前滩31演艺中心,连演50场的这部音乐剧,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大剧院单独为一部剧做这样一个规模的专题展,确实是第一次,”张笑丁说,自己感慨万分,“这让我想起了2002年,上海大剧院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引进了英文原版音乐剧《悲惨世界》,要演22场,大家都在等着看笑话,说‘大剧院要真的悲惨了’。确实,当时我们连赞助商都找不到——没有人愿意为它冠名,毕竟谁会愿意叫‘某某之夜《悲惨世界》呢’?就在那种情况下,我们还是把真正的音乐剧带到了上海观众面前,开始的时候,票房也确实不太好,但演到后面口碑出来了,最后几场甚至在卖加座!要知道,这是22年前啊,很多人都还不知道音乐剧是什么呢!但现在,我们上海大剧院已经可以创新制作一部百老汇标准的音乐剧了!”

《大彗星》

在张笑丁看来,这部剧的成功上演,是一件能充分证明上海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典型案例。“我们曾经在《悲惨世界》和《猫》之后,提出了中国音乐剧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即引进、汉化和原创,在随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音乐剧就是通过这个模式在往前发展,”最近5年来,音乐剧产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尤其是在被誉为“中国音乐剧桥头堡”的上海,制作已经相当“卷”了,张笑丁觉得,三步走战略需要创新和完善,22年的积淀应该支撑得起创新,上海大剧院决定拿一部在百老汇也代表着创新的作品即《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来给“上海出品”增加一个音乐剧的国际化案例,“基于我们团队人才基础和资金基础,我们在百老汇核心流程基础之上,开始上海制作。”

这一次的上海制作,曾被剧组主创们惊叹为“除了故事和音乐版权是百老汇的,舞台上目之所及都是中国自己的版权”,他们特别自豪,张笑丁也颇为欣慰,“这是一次互鉴,也是在为中国音乐剧的发展换一换思路,我们应该能够成为国际音乐剧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际音乐剧市场上能够有更多的角色,这种参与不是跟着跑,而是作为后来者要参与到同一赛道,一起做事情,这才是我们产业发展最宝贵的未来。”

  == 文化的本质就是要不断创新 ==  

《浮生六记》

这部音乐剧的创新精神,在从上海大剧院筹备期就开始参与其中的张笑丁眼中,是一以贯之的一种精神内核。2022年,上海大剧院成立创制中心,开始在剧场本身的功能之外探索创作领域,并相继推出昆曲——重逢《牡丹亭》、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中文版、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舞剧《白蛇》,加上此前的昆曲《浮生六记》,每部都有不错的市场和口碑。

“确实这些作品关注度比较高,这跟我们当做对创制中心的定位有很大的关系。在上海大剧院本身的品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晓度和美誉度之后,我们也在想,创制的方向是什么?所以经过讨论,我们确定了两大方向,一是东方舞台美学系列,第二个就是商业戏剧。”她说。

东方舞台美学做了两部昆曲,《浮生六记》和“重逢《牡丹亭》”,“前者去年参加了10月份在深圳举行的中韩日戏剧节,不仅被选为开幕演出,还被评选为优秀剧(节)目,而11月份我们的‘重逢《牡丹亭》’,则受邀去了台北做了三场演出,在台北也掀起了不小的轰动,1500座的剧场3场都坐得满满当当,很多台北的文化界名人都来了,还特意到后台向我们道贺——这条路,我们算是走对了。”

如果说传统文化还有很多的底蕴支撑,音乐剧这种新兴领域所代表的“商业戏剧”方向,更难做。“最近这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先有《卡拉马佐夫兄弟》成爆款,又有《大彗星》连演50场,我们当然还在探索,并不纯粹冲着赚钱去,我们是想在制作的过程中,去为未来做更多的积累,打下更好的基础。”

张笑丁说,文化文艺的本质,就是要不断创新,“可能因为我们立足上海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所以我们会有更多的自信、更开阔的视野,去见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前不久电视剧《繁花》刚刚收官,也引起了一波热潮,大家也开始回过头来探讨,上海的海派文化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因为它的这种包容性和丰富性,才能够允许了我们从业者去进行各种各样的创新,带来更多的突破。”

  == 为未来赢得更多的年轻观众 ==  

《永不消逝的电波》

在今年的市政协会议上,张笑丁作为本届市政协常委,参与了金炜委员的联名提案。这份提案最终有约百人联名,内容是关于“高校和文化机构联动”的。“我去年年底也受邀去了一趟复旦大学,发现现在高校其实能够开展艺术活动的场地已经很多了,一方面,他们需要更多的艺术机构能够把名家好作品带到高校去,一方面艺术机构也需要更好地让大学生群体走进艺术,”张笑丁说,艺术通过更广泛的渠道和方式,和青年观众尤其是大学生观众产生更好地连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很多国际名团来上海,都感叹于上海的年轻观众之多,这就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活力。”

如今这个时代的年轻观众,有着远超他们父辈的文化艺术积累,张笑丁说,作为文化机构,上海大剧院有着“天然的使命”来跟上年轻人的文化消费需求,“我发现,现在年轻人进到剧场,其实都不光是看戏,已经从产品消费变成了体验式消费、社交式消费,文艺正成为他们学习或者工作之余的一种生活方式。”

他们的主动性,对节目的内容、审美水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曾有人认为,红色文化的主旋律作品,可能年轻人没太多共鸣,但张笑丁表示,年轻人其实并没有固化思维,“年轻的观众非常懂经,他们注重的是艺术水准本身,从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到《只此青绿》再到歌剧《义勇军进行曲》,以及我们今年3月将要首演、上海芭蕾舞团正在创排的芭蕾舞剧《百合花》,都是红色题材,也都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好评和关注。年轻人会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自己对这部戏的直观感受,我们这些年推出的一些红色文创,像《江姐》的胶带、茶杯、笔记本、小化妆包等等都受到了年轻人的热捧——我们只要用心去做好作品,对年轻人观众来说,是没有观演‘壁垒’的,这些红色作品能被更多的观众看到,他们也会进一步去关注我们文艺院团更多的新作品,这是非常良性的生态。”

如今的上海大剧院,张笑丁说“正铆足了劲”,要在新的演出季中体现出“一直以来的国际性、艺术性、经典性”,“2023年我们一共做了581场演出,因为小剧场的改造,我们还没达到最饱和的状态——680场左右,今年,我们会超过680场,甚至逼近700场。同时,在上海大剧院主体运营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行品牌输出,将运营管理模式拓展到杨浦的Young剧场以及接下来的徐汇的西岸大剧院、苏州狮山大剧院等,争取将管理模式辐射到长三角。”

她说,上海大剧院已经探索了25年,在和上海这座城市的同频发展中也有很多的体悟,“一家文化机构最重要的两大块就是剧目和运营,25年来我们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接下来我们会在坚持的基础上,挑战自我,争取有所突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