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沪举行,中国牵头成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
2024-01-3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

1月30日,以“数字教育:应用、共享、创新”为主题的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开幕。在开幕式后举行的全体会议上,由中国牵头的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正式成立,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也正式上线。本次大会期间,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将围绕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提升、教育数字化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数字变革对基础教育的挑战与机遇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话数字教育的美好未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全国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近年来,上海从教育数字化转型基础环境、教学应用、数据治理、师生数据素养提升等多个方面发力,着力构建教育数字化转型良好生态。 

创建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

探索数字教育发展模式

上海是全国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近年来,积极构建“试点区-实验区-示范校”推进机制,已设立长宁、徐汇、宝山3区为数字化转型实验区,并设立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徐汇中学、卢湾一中心小学等学校为数字赋能示范校,先行探索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路径。

作为上海首批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之一,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六年前就全面启动了数智技术与情感教育双驱动的育人模式创新实践,通过数智技术构建“全人数字画像”,依托两百多门跨学科、融五育的特色课程,极大丰富了学生情感体验,挖掘育人数据,助力因材施教,给孩子最合适的教育。

在此次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介绍了学校在数字教育方面的探索。她透露,未来,将继续立足教育规律、学生成长开展数字教育,以大数据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我们希望以爱伴随学生小学五年的教育,更以爱伴随他一生的成长,为学生提供更温暖、更适合、更公平的教育。”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海已持续建设了30所数字化转型赋能示范校和200余所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探索数据驱动下大规模因材施教的学校改革试点,推进数字教育发展,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各标杆培育校基于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聚焦教、学、管、研、评等关键环节实施数字赋能创新实践,开展数字化重点应用场景的建设探索,探索相对成熟、富有成效的学校数字教育发展模式和推进路径,业已形成多样化的发展经验与特色,“一校一特色”的数字价值空间初步显现。

其中,卢湾一中心小学的数字赋能育人模式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上海交大、华东师大被评为全国数字素养示范和推广基地。

实施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工程

健全数字素养培养体系

教师是教育手段创新和教育模式变革的关键,教师的数字素养对于推进教育数字化至关重要,此次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特别设置了“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提升”平行会议。在今天(30日)下午举行的平行会议上,与会嘉宾交流、展示了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典型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在作主题报告时表示,教育数字化是数字化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教育数字化转型可以理解为在5G环境下,以互联网、物联网为载体,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数字技术与教育要素深度融合,推动教育变革创新的过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标志是人机融合,学生和教师都得到更好的发展。他认为,教育数字化的本质是人机协同,“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是科学技术的皇冠,而智能教育是这个皇冠上的明珠,人机协同的能力是摘取这颗明珠的关键。”

事实上,在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方面,上海也一直在探索。为建设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上海积极探索“学习、实践、指导、研究”的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研训路径,着力推进数据支持下因材施教、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及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等方面的教师专业能力与数字素养的提升,深入推动数据支持下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创新,助力上海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计17万余名中小学教师已全部完成不少于50学时的全员培训。通过工程实施,探索了市、区、校三级联动的研训一体化推进机制,推动了教研、信息、师训、科研横向协同、跨部门合作,提升了管理者数字化领导力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初步形成“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学用融合”可持续发展路径。

依托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上海还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组织开展数字化创作、计算思维、创客、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分析研究等科创实践体验活动,搭建多样化的实践交流、展示分享的平台,推动校内外数字素养培育的一体化发展。通过智能物流搬运挑战赛、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无人机城市巡航挑战赛、人机协同作战挑战赛、机器人竞速挑战赛、智能配送挑战赛等系列化的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创意+制造”的活动中,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学习人工智能基础概念和算法,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储备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