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阿根廷小伙回上海了!体验金山年俗,推广上海方言文化
2024-02-0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图

“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在金山区各界人士春节团拜会现场,一位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小伙吸引了众人目光,他不仅用正宗的金山本地话和观众拜了早年,还与主持人用金山话对答如流。

这名“长得洋里洋气,说话土里土气”的90后阿根廷小伙名叫Federico Demarco,他给自己起了中文名——吴飞得。吴飞得在上海大学攻读语言学硕士,今年即将毕业,主要研究包括金山话、松江话、嘉定话在内的上海郊区方言。几个月前,他回了一次阿根廷,最近回到上海,又一头扎进了郊区。

临近春节,金山区朱泾镇新泾村家家户户挂花灯、做奘糕。吴飞得跟着同样喜爱方言研究的金山朱泾小伙封烜鑫,走进了村民家里,用金山话问起了金山过年的习俗,还学做朱泾花灯,在灶头边等着热气腾腾的奘糕出锅。颇有难度的金山方言被他讲得十分顺溜。

吴飞得说,“飞得”是母语名字Federico的音译,而“吴”姓则是因为自己喜欢研究吴语。他从小就对各种语言特别感兴趣,母语是西班牙语,学校里说英语,19岁开始接触中文,会说八国语言的他对中文尤其痴迷,他不仅是阿根廷第一个通过汉语水平考试六级的人,更因为与上海姑娘结缘而练成了一口流利的上海话。

2018年来上海后,吴飞得研究起上海方言,会用专门的字表、词表来记录这些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在认识了朱泾小伙封烜鑫后,他俩经常出现在金山的田间地头,寻访着适合的本地老人,抢救着本土文化之根……

寻找合适的发音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奔波于金山多个村委会之间,他们找寻发音地道又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本地老人。“老早点种田个辰光,全拿铁鎝来坌田个(以前种田,都是用铁鎝来翻土)……”今年76岁的陈金毛是金山朱泾镇新泾村人,吴飞得和封烜鑫找过他不下20次,每次陈金毛都会耐心地用金山话介绍农村先前的种田方式和方言,封烜鑫用金山话询问,吴飞得则用专业的话筒收音,并在电脑上认真记录,两人还时不时探讨、请教。

在吴飞得看来,金山话特别有意思,在吴语中也有明显的特点。“从声调上来说,相比上海话只有5个声调,金山话中的朱泾话、枫泾话、兴塔话都有8个声调,金山其他地区的方言也有7个声调。因为我很喜欢语言,当然希望有意思的方言能够传承下去。”说起发言,吴飞得更加健谈,他举例“吃”这个字,金山区的东、中、西三个片区的方言发音各不一样,他分别进行了演示,从细微差别处感受到他对方言研究的专业。

目前,吴飞得和搭档封烜鑫正着手将现有的研究成果编撰成一本关于金山方言的书,“主要记录4年来的调查结果,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部分。”除此之外,凭借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优势,吴飞得还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中国朋友创立了“吴语学堂”,将吴语区各地方言字音、词汇制作成免费的在线吴语词典供查阅。“中国语言和中华文化深深吸引着我,在深入研究吴语的同时,我也希望能为对吴语文化感兴趣的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研究上海方言这条路,我还会继续走下去,希望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到这个地域文化之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