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到!了解金山吕巷一条活着的“龙”
2024-02-1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常鑫/图、视频

过年前后,家住金山区吕巷镇的黄爱娥常常忙碌至深夜11点,印有“虎年大吉”的米糕预定量节节攀升,她和村民们加班加点赶工。在金山区有一条活着的“龙”,即小白龙信俗,源起金山吕巷网船埭,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体现,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还会举行小白龙信俗活动,吃米糕、舞小白龙……

制作米糕并品尝如今已经融入了日常节庆中。大年初三起,黄爱娥又忙碌起来,方便市民游客走亲访友时能带上新鲜的米糕,尝一口糕,感受龙马精神,步步高升。

根据“寻龙地图”,参与“寻龙集福”

小白龙信俗是吕巷镇传承数千年稻作文化的典型体现,在清代乾隆版《金山县志》载:“在秦山阴,明成化间,大雨震霆,云中龙见,有白蛟自洞腾空而去。”另有《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金山卷等记录了当地流传的民间传说。相传某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小白龙因故下凡到“白龙洞”中修炼,期间保护着周边地区的农事和百姓的生产生活。从此,小白龙的这种“除恶扬善、坚持正义、团结进取”的精神融入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中。当地百姓为祈愿美好生活及弘扬小白龙精神,形成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小白龙信俗活动,并在代代相传中沿承,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吕巷镇介绍,小白龙活动包括做米糕、祭拜小白龙神、舞小白龙等。清晨,人们制作米糕,首先前往相传小白龙修练的秦望山“白龙洞”迎请。随后在胥浦庙载歌载舞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宣读祭文,恭请小白龙神出位。接着,人们抬着小白龙神按“走街串巷、古桥取水、农田视察”等固定路线巡游,巡游队伍有江南丝竹队、舞龙队、小手龙队、龙船队、祭祀的百姓队伍等。

如今,“小白龙信俗”已沁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节庆习俗。每当节庆日,百姓都要做目前已经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白龙糕”,吃“白龙糕”、剪“小白龙图”纸,贴“小白龙图”窗花,做“小白龙龙头”鞋,舞“小白龙”等,金山区各街镇都有舞白龙的队伍和训练基地。吕巷镇舞龙队由一群热爱舞龙运动的青年组成,他们用舞龙展现吕巷小白龙的精神和毅力——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精益求精。

春节期间在吕巷镇还能“寻龙”。吕巷镇推出2024春节主题系列活动“趣吕巷·集龙送福”。游客可依据“寻龙地图”展示的三篱巷·骑白龙马、骊珠舫·宋代点茶、湖心岛·龙行龘龘等十个点位,参与“寻龙集福”活动。每到一处打卡点可获得一枚相应的“龙”印章,寻找10种不同朝代的“龙”印章即可完成“寻龙”任务,兑换龙年福礼1份。

“龙年大吉”米糕每天预定量百余份

吕巷米糕细腻润滑、香糯爽口,吃起来甜而不腻,是小白龙信俗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江南稻作物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米糕保持了原生态无污染的制作技艺,是研究江南稻作文化的真实活体,反映了江南地区饮食文化的人文特质,2015年被列入上海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金山,米糕起源于干巷四圩网船埭,在当时物质还相当匮乏的年代,由当地人制作的米糕是舞小白龙训练时队员活动间隙最好的主食。

在吕巷镇有不少制作米糕的地方。吕巷镇太平村黄爱娥的家里,前厅里放着原味、芝麻味、南瓜味等各类米糕。年前,黄爱娥的女儿沈佳卉在前厅忙碌接待前来买米糕的顾客,“五彩米糕三份,芝麻松子方糕三份,抹茶味方糕两份。”特意从松江赶来的顾女士算了算亲朋好友的需求,一共买了八份米糕。现场一份印有“龙年大吉”的米糕人气颇高,每天预定量都有百余份。沈佳卉介绍,模具是请上海美院的老师设计的,外圈的米糕组成了一条龙,由于要让龙有气势,每一块米糕也比平时的米糕大。

在后厨,黄爱娥带着村民忙得不亦乐乎,一屉屉米糕热气腾腾地出笼。米糕让黄爱娥的退休生活有了价值。她说,小时候看祖辈们制作米糕,抱着玩的心态跟着做过几次。如今要真正做好一份米糕却发现困难重重,比如粉的湿度、配料的比例不同都会影响米糕塑型,“芝麻糕里有坚果,放多了太硬没法让米糕塑型。”刚开始,黄爱娥把握不准比例,水分不加够容易散,米糕脱模的时候总是失败,急得哭了好几回,深夜还一个人在厨房里琢磨。

现场,在搓粉结束、准备好豆沙馅后,黄爱娥用5分钟制作了一份米糕,放好模具,筛粉,用工具在每一个方格中压出空间,挤入豆沙馅,抚平粉,倒模……讲究的是,她所用的豆沙馅都是花四五个小时现熬的。“赤豆买来后,蒸熟去皮,碾出豆沙,压出水分后再进行熬制,口感和买现成的绝对不一样。”最近,黄爱娥清晨四五点就起床,常常忙碌到深夜。

经典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作为年轻人,沈佳卉在传统的原味米糕基础上,建议妈妈黄爱娥加入年轻人爱吃的芋泥、抹茶等口味,她还在社交平台上开设了账号,整整一年坚持日更,录制并制作米糕视频,吸引了一大批粉丝特意赶来金山购买。目前,随着草莓逐步上市,黄爱娥打算继续创新,将草莓口味融入米糕。“让米糕不仅成为老人所爱,也能成为年轻人的选择。”

龙年到来,米糕成了很多食客的必备年货。沈佳卉说,过年前,每天的销量比平时翻了三倍,不少市民游客慕名来到吕巷镇购买这款糕点,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与非遗文化魅力。春节假期里,尝一口米糕,体会龙马精神、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