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单身族更急的是他们的家长,新一年如何疏通堵点加快脱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青年脱单难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相较年轻人,家长们更着急。昨天,几十位家长扎堆到退休俱乐部服务点参加一场特别的“缔结姻缘促进会”,分享如何为子女脱单的经验。
看着别的家长们的孩子纷纷找到另一半,甚至有的已经开始上门见家长了。陈阿姨的内心分外焦虑,陈阿姨的女儿是一名95后,今年快30了。“看了太多案例了,我真的很为女儿担心。”
现场,记者看到了不少为子女终身大事操碎心的爸妈。从新疆千里迢迢赶到上海“催婚”的张阿姨告诉记者:“我儿子和他女朋友都属于新上海人,且都在上海买房安家。真的很幸运,儿子能找到另一半。”
现场的研讨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探讨新一年如何疏通堵点,帮助单身男女加快脱单,进一步提高择偶成功率。
浦东新区社会综合党委副书记田继涛的观点是:在帮助单身青年脱单过程中,要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积极探索婚恋服务的新方法。从而为青年解难、为父母解忧、为社会解惑。
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总工会主席毛伟则希望,新的一年要通过鹊桥联谊汇平台推进婚恋关怀。比如最近,振华重工和老西门街道总工会相继加入鹊桥联谊汇,公益相亲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去年,我们共帮助524位男女会员顺利脱单,结成262对恩爱伉俪,比上一年同比增加了25%。”梅园婚恋负责人、市婚介管理协会副会长楼琼莉介绍说,在民政部门、工青妇群团和家长们支持下,他们也总结出了一套组合拳的打法,比如,每月11日,在退休俱乐部服务点举办父母咨询交流会,全年500多位家长参加。还组织力量下社区开展婚恋咨询服务240次;坚持个性化服务,近年来,除了落单的80后,00后也开始进入婚恋市场主场。他们针对不同年龄、条件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努力保证每个年龄段单身男女都能得理想匹配。
红娘界的“老法师”红梅表示,要广泛宣传和提倡“适龄婚恋”“合适匹配”,“大龄男女要有紧迫感,在调整观念和标准的同时急起直追;适龄男女要不失时机,认真选择优质途径,进入择偶‘快车道’。很多00后男女已注册专业机构,这对发扬适龄婚恋新风气意义重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