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吴焕淦建议推出一批特色“中医药+”学生心身促进项目,你期待吗?
2024-03-0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是一名连微信名都和中医有关的代表,“太乙神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艾灸方法,治病具有奇效,我就拿来用作了微信名。”一直与中医打交道的他,所提的建议也是始终围绕老本行。今年,吴焕淦提的建议之一是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在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推出一批特色“中医药+”心身项目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中医药在干预心理健康问题上有独特作用  ◆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身健康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吴焕淦说,中医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干预心理健康问题方面自古就有一系列的理念和方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在目前的学生心理工作中,中医药的参与程度尚且不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较为一般。可以说,中医药未能有效参与到校园内外的心理干预体系内。事实上,中医药在促进心身健康上独具作用和显著优势。比如,中医体质可参与筛查具有抑郁相关躯体症状的学生;中药、针灸等医疗干预可对失眠、抑郁、焦虑等具有疗效。”吴焕淦向记者介绍了两个让他感触颇深的案例——

第一个是关于儿童多见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俗称的“多动症”。我国的调查数据显示,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约为6.4%,属于相当高发的儿童精神心理类疾病。一些针对多动症的西药也有一些副作用,这在家长群体中顾虑很多。如今,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建立了上海市抽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比起一般药物治疗,更强调采用针灸、推拿、耳穴与心理咨询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疗效很好,受到家长的欢迎。

第二个是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吴焕淦所在大学的上海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开设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这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将中医学、传统文化和学生心理相结合的课程,选修的学生很多。传统文化的理念可以缓解很多现代社会高节奏带来的压力和烦躁。这项工作在我们学校已经开展了十余年,编撰了一系列书籍,同样受到很多关注。”吴焕淦自豪地说。

  ◆  促进校园心理健康与中医药融汇  ◆  

实际上,在中医药里,包含了很多调整心身的理念方法。比如,“七情”理论阐述了中医对各种情绪认识,中医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展现的则是环境与身体、心灵和谐统一的观念。中医药中的“调神、调气”各种方法可以让人气血调达,脏腑平和,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最终目的。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参与校园心理教育的重要部分。由此,吴焕淦建议,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校园心理健康与中医药融汇,更好地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他认为,具体来说,要促进中医药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体系,首先是要优化顶层设计,在下一个学生心理健康专项行动制定中,纳入中医药相关政策,促进中医药力量参与校内外学生心理干预。

比如,在校内可以纳入中医体质筛查气郁质等情绪相关体质;通过体育课程普及传统保健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促进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心身调节技能;在校外积极推进中医药参与学生心理的“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工作,并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少儿心身专病门诊,鼓励开展临床专病建设。

他还建议,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要关注心理健康,尤其关注中医药文化中的心身内涵,“建议加强相关讲师的中医心身素养培训;鼓励通过纪录片、课堂讲授、教学活动等丰富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中医药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底蕴,普及中医心身知识及传统养生理念,引导学生理解传统中医中与情绪疏解有关的概念与方法;开展中医药校园心身教育案例征集。”

另外,吴焕淦还提及,要推进建设中医心理学科、储备关键人才。在他看来,中医心理学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他们必须具备中医学和心理学两方面较深的理解,接受过专业训练,其次,应根据岗位不同各有侧重,“针对学校的心理教师,只需要熟悉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掌握一些中医心身养生技能,可以运用在课堂和工作中即可;针对医院的中医师,更强调首先要有较深的中医功底,运用中医看好病,尤其是心身疾病,再对儿童青少年在生长发育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有所理解,能更好地运用在诊疗中。”

吴焕淦认为,还要促进学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发展心理学与中医药学科的融合性研究,推进传统文化与心理学的教材建设;促进中医药与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科的人才交流;设立“中医药+学生心身”专项研究基金,并促进转化;建议推动一批有条件的中医药院校与其附属学校、合作学校联动,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中医药+”学生心身促进项目。 

目前,上海已经有不少初高中普及了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上海市北中学根据传统太极拳的精髓,结合高中生的特点,创新“青春太极拳”,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中“刚柔并济”“动静结合”等理念。上个学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师生也将太极拳、八段锦以及中医药文化带入浦东新区中小学课堂。

“一线的教师告诉我,学生对于太极拳的放松功能、中医理论中七情致病等,都很感兴趣。这些都是很好的试点,我由衷地希望,这些优秀项目能得到进一步推广。”吴焕淦说。

  相关建言    提高中医药非遗展示度  

记者了解到,今年两会,吴焕淦还提交了一份“关于提高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度”的建议。

吴焕淦说,目前,中医药领域有两项世界非遗,分别是“中国针灸”和“藏医药浴”,并有137项国家级非遗以及数千项省()以及地方非遗。然而,在各地方的博物馆、文化馆、非遗展馆中,中医药主题博物馆或展馆依旧属于小众。地方性中医药非遗,大多保护在医院、诊所等环境,与群众距离远,科普难度大,这和地方中医药非遗的数量形成反差。

他建议,博物馆展览应提高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度,以更多展示、普及和研究促进地方中医药非遗传承。

在他看来,有条件的中医院校,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要与博物馆和文化场馆合作,可以举办中医药非遗主题特展,结合博物馆运营经验,开发中医药非遗特色的文创产品。鼓励展示与体验结合,将展览与义诊结合起来,探索类似于“中药养生奶茶”的新型中医药非遗传播方式,从而走进更多年轻一代的心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