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创新探索,刺绣技艺焕新生,“SCC森迹杯”文创设计项目共收到263件作品
2024-03-12 专题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实习生 王雯祺

“技能双创,元生万物。”第四届上海红色文化创意大赛2023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暨“SCC森迹杯”文创设计项目由青年报社、上海森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限定主题为“刺绣文创”。各高校专家和青年学子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和创造力,共提交了263件作品,这一系列集聚创意且精心设计的作品体现了创作者对文化创意的热爱,同时也表现出他们扎根文化,以数字化技能推动创意设计,进而不断探索更多可能性的勇气和决心。

一路用心创作

探索刺绣文化的新表达方式

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程晓冰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本文受访者供图

陈萍是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专业的主任,也是上海市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她一直鼓励师生发挥想象力,跳出传统的束缚。在此次比赛中,她与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数媒专业教师程晓冰一起指导学生展开了团队合作的工作。“激发创新思维,让刺绣技艺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探索刺绣文化的新表达方式,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展现现代生活和年轻人关注点。这是我们在教导学生时反复强调的。”

学生蔡云婷的参赛作品是国潮风的品牌VI设计“龙的目光”,该作品结合了传统龙的元素和时尚潮流的色彩,充满了创新精神。为了更好地完善这个作品,她经常与老师讨论,深夜里反复调整创意和策划方案。除此之外,她还在校外进行了大量调研,涉及苏绣、粤秀等传统民间技艺。“为了呼应本次刺绣的主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选择红色、黄色、绿色作为基础颜色,并结合黑色的描边,使画面在和谐统一的同时又不失丰富性。”回忆起一路创作的过程,蔡云婷万分感慨。

“比赛是对课堂教学最好的补充。”程晓冰老师如是说,“创意设计仅仅靠在课堂上的练习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走到生活中,观察、调研并接受外界的考验。”他强调,正是通过这样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展现才华的比赛平台,师生才得以从课本中走出来,融入现实世界。在他看来,深度挖掘刺绣文化并结合数字创新,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还能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彩。

作品类型多样

在具体设计中融入创新元素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陈晓暘老师对学生作品给予指导。

来自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影视动画专业的陈晓暘老师介绍说,学校师生对本次“SCC森迹杯”文创设计比赛非常感兴趣,“学校有很多师生参与到了本次比赛中,影视动画专业组在专业负责人的牵头下,全员积极参赛。”为了确定选题,陈晓暘与学生做了大量刺绣历史、种类、花样等调研,最终的参赛作品类型多样,涵盖了实体刺绣作品、数字类“IP形象设计”作品,以及结合实物和数字元素的作品。

学生诸幸怡的参赛作品“四大名绣”从最初创意到最终完成,这个过程离不开陈晓暘的指导与帮助。“我希望将我国传统文化创意生成大众喜爱的卡通IP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带着这样的设计构想和理念,诸幸怡开始了作品的探索和创作。如何将刺绣文化融入到形象设计中去,同时又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面对这一问题,诸幸怡犯了难,“幸运的是,老师及时帮助,给我提了诸多宝贵意见。”

就这样,设计构想了无数方案后,最终作品以卡通人物形象呈现,顺利完成。“目前来说年轻人对于刺绣文化的了解其实还是比较少的,我们认为刺绣作为传统文化,在传承传统的过程中也需要融入一定的创新元素,这样受众群体才会越来越广。”陈晓暘老师解释道。

谈及参与比赛的收获和感受,陈晓暘强调“以赛促教”的过程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个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在整个参赛过程中,大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和调研,从中更深入地了解了刺绣文化,感受到了身上所肩负着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能和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共同成长,非常值得,也是很美好的回忆。”陈晓暘说。

传统与现代结合

呈现作品独特的魅力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刁玉琦老师正在指导学生创作。

刁玉琦是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任教师,曾在多家媒体公司任职和实践的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行业深耕多年,她始终对传统文化技艺抱有敬畏之心,在日常指导学生时,她注重强调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技艺的重要性,“这些传统技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当代文创设计的灵感来源。”

在此次比赛中,刁玉琦也秉持着将传统引入现代,指导学生将作品创意与苏绣结合。学生徐海源的参赛作品《露华》就是一个典范。这件作品作为一个项链饰品,以传统珠宝项链中的宝石颜色,结合重金属工艺,突出表现苏绣制作中的绣布、植物、动物以及花卉等刺绣元素,又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我们前后改稿几十次,才最终呈现出现在的设计效果。”回忆整个创作过程,徐海源坦言,在设计过程中经过了多次调研,先在网上和图书馆查找资料,然后直接实地寻访苏绣大师,深入了解苏绣的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其间,我的有些设计想法有点不切实际,成本颇高,在刁玉琦老师的帮助下,重新找到了合适的方向。”徐海源感激地说。

在刁玉琦看来,从最初的“纸上谈兵”到现在的实际运用,通过参赛,让学生对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次比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还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她表示,未来,将继续带领学生,努力让传统与现代在作品中和谐共生,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不懈努力。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实习生 王雯祺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